logo
作品信息

艺术家:周作人

作品名:致郑子瑜选信札二通二纸

质 地:纸本

尺 寸:尺寸不一

编 号:1075

估 价:80000~100000

成交价:RMB 184,000

周作人 致郑子瑜选信札二通二纸 2017春季拍卖会 百年遗墨——二十世纪名家书法专场 作品号:1075 2017-06-04 9:30 A厅
抄录《老虎桥杂诗》

备注:
1.一月廿三日书出版于《知堂杂诗抄》,岳麓书社,1987年。着录于《郑子瑜墨缘录》P264,作家出版社,1993年;《郑子瑜传稿》P134,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2.附实寄封。

提要:1934年,周作人作《所谓五十自寿打油诗》二首,是他写作杂诗的开头,由林语堂发表在《人间世》半月刊上,当时有诸多名人如刘半农、钱玄同、蔡元培等都作有和诗,同时也受到上海左翼作家的指责。1945年,周作人进南京老虎桥监狱,感到“假如用散文或白话诗,便不能说得那么好,或者简直没法子说”,把打油诗易名为“杂诗”,开始大量写杂诗。《老虎桥杂诗》大多是反思生平,表白心境之作,从中可以看出周作人的心绪变化。在狱中和解放以后周作人陆续把诗稿誊抄出来赠送友人。
而到了五十年代,应郑子瑜的要求,周作人将杂诗陆续寄去,以求出版。周作人还提到自己一个疑问“近见友人持有誊写本《人境庐诗》,乃系新加坡赖伯陶所为,又有附录王仲厚着《黄公度诗草外遗着佚闻》,在南天似不少关心《人境庐》者,不知先生知其人否?”并且提到自己藏有一本“《人境庐初稿》,有集外诗数十首,惜藏书为国民党劫去,遂不可考矣。”而后来随着吴小如的来信,知这边手抄本藏在北大图书馆,由吴小如辑录出来,出版在《人境庐集外诗辑》一书中。

君子相交 文人同气
—郑子瑜旧藏周作人手札概述

在与周作人晚年通信的人中,香港的曹聚仁、鲍耀明,以及新加坡的郑子瑜无疑是最重要的三个人。其中,与曹聚仁的《周曹通信集》由南天书业公司1973年出版,与鲍耀明的《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由香港太平洋图书公司1972年出版、《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而周作人致郑子瑜的信札,之前很少被注意,既没有出版过,更没有被学界引用研究过。
郑子瑜(1916-2008),福建漳州人,清代诗人郑开禧的后裔,于1939年迁居至新加坡。与郁达夫、周作人、丰子恺多有来往。郑子瑜早年在厦门拜见过郁达夫,之后陆续撰写《谈郁达夫的南游诗》、《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考》等文章,还编辑出版《达夫诗词集》,被学术界誉为“研究郁达夫诗词的第一人”。郑子瑜1964年被聘为日本早稻田大学语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文学研究员教授,期间开讲修辞学,并在讲稿基础上写成《中国修辞学的变迁》,继而成为一位修辞学史学科的开山者。1978年任东京大东文化大学“中国修辞学研究”教授。1984年,郑子瑜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86年,郑子瑜受聘为复旦大学顾问教授。1987年,郑子瑜受聘为东京大东文化大学中国修辞学研究教授。著有《郑子瑜选集》、《郑子瑜诗文集》、《鲁迅诗话》、《古书辨惑》、《剪春集》、《瀛洲旧梦》、《日本的汉学研究》、《中国修辞学史稿》,编有《人境庐丛考》、《达夫诗词集》。
1936年,郑、周同在《逸径》文史半月刊上写稿,因彼此都嗜好黄遵宪《入境庐诗》成为俩人最初结交的动因。之后,因日本侵华,郑子瑜南渡谋生,两人交往告一段落。50年代,两人又因黄遵宪结缘,周作人把俞平伯、吴小如,以及日本汉学界名人实藤惠秀、吉川幸次郎介绍给郑子瑜。郑子瑜能在日本汉学界施展拳脚,除他自己对学术的卓著贡献外,周作人的介绍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晚年的周作人一直关注“黄遵宪研究”,对郑子瑜的黄学事业也多为关心,经常帮其搜集寄去有关黄遵宪的资料。
1964年至1965年,郑子瑜在任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时,曾编纂《周作人年谱》,为写作时间最早的《周作人年谱》,开启了一个历史先河。在编纂《年谱》时,郑子瑜请周作人自写幼年及八年抗战时情况,周作人寄去《知堂童年谱大要》、《知堂解放后著译书目》,并于1975年1月香港《南北极》登载,为周作人生平研究留下了珍贵的材料。
郑子瑜经常向周作人寄去国内短缺的物资。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1960年9月1日,中央公布了对高级干部和知识分子实行临时特供证的规定,因此当时油、糖很不易得,郑子瑜每月给周作人寄去方糖,使周作人感谢不已。郑子瑜还给周作人寄去一块手表,周作人写信回覆说:“国内手表奇缺,欲买者须先登记,尚属遥遥无期,若不在机关办事者欲登记而不可得,至欲买一西国之表自更属难得矣”,可见他的欣喜之情。
杂诗的创作是周作人晚年最重要的创作,1934年,周作人作《所谓五十自寿打油诗》二首,是他写作杂诗的开头,由林语堂发表在《人间世》半月刊上,当时有诸多名人如刘半农、钱玄同、蔡元培等都作有和诗,同时也招来许多的批评攻击。之后1944年作《苦茶庵打油诗》二十四首及《苦茶庵打油诗补遗》二十首,又有《老虎桥杂诗补遗》十三首;1947年在南京作《往昔》三十首,及《丙戌丁亥杂诗》三十首;1948年作《儿童杂事诗》七十二首,及《题画五言绝句》五十九首。1958年至1961年之间,在郑子瑜的热情要求下,周作人前后将《老虎桥杂诗》等旧体诗寄给郑子瑜欲合成一辑,托他代为出版,后因种种机缘一直未能问世。郑子瑜为此努力奔波,前后努力三十年,又经上海陈子善奔走,终于在1986年由岳麓书社正式出版。而这批信札便是涉及杂诗的整理与出版,因此可以说是周作人晚年杂诗创作最重要的资料佐证。
20世纪的新加坡,由于远离战乱而保存下来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丰子恺《护生画集》全六集就保存在广洽法师处。郑子瑜与周作人通信,时间自1957年至1966年,难得的是这些信札的信封也都保留了下来,可以借此判定信件的写作年份。两人通信时间跨度达十年之久,不仅涵盖面广,而且内容详实,其中提到的关于《知堂回想录》的写作与出版的资料更属难得。这些内容都是他们密切交往的记录和历史见证,更是研究周作人新中国成立之后生活与思想转变的极珍贵的史料。

联系我们

北京市 朝阳区 阜通东大街1号院
望京SOHO 塔1-A座-23层
电话: +86 (10) 84400975/76/77
电传: +86 (10) 84400978
邮箱: council@council.com.cn

您所关注

匡时关注全球艺术品动态,并将及时更新公司的网页 与大家分享。

您感兴趣的品类:

  • 中国书画
  • 瓷器杂项
  • 当代艺术
  • 佛教艺术
  • 珠宝尚品
您所提供的个人资料,我们将会严格保密, 仅用于回答您的问题和评论,或用于用户 资料更新. 请阅读我们的保护隐私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