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作品信息

艺术家:马一浮

作品名:行书对联

质 地:纸本

尺 寸:202×42cm×2;166.5×35.5cm×2

编 号:1634

估 价:2000000~2600000

成交价:RMB 5,232,500

马一浮 行书对联 2018春季拍卖会 畅怀——近代碑学流派专场 作品号:1634 2018-06-16 19:00 A厅
释文:
1.使有菽粟如水火,能以天下为一家。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

马一浮,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马一浮擅长书法,各体皆备,碑帖兼取,尚古而脱古,自成一家。尤精行草及隶书,行草运笔俊利,章法清逸而气势雄强,横划多呈上翻之势,似淡拘成法,拙中寓巧,气格高古;隶书取精用弘,形成用笔温厚、结体潇洒之特点。亦善治印,朴茂而富韵致。马一浮在《戏题鬻书启诗》中自谓:“恨无勾漏丹砂诀,幸有羲之笔阵图。”由此诗可知,他自己的书法所成,自视不低,且独钟于王羲之。
纵观其学书之路,早年以唐碑入手,尤喜爱欧阳父子,二十岁后遍临魏晋南北朝书,植根于钟王诸帖。他的篆书直接取法李阳冰,隶书则以《石门颂》为宗。最为世人认可的还是其行草书体,集各种书体于一身,自成风格。亦善治印,为西泠印社成员,其印朴茂而富韵致。
马一浮生前曾言,他平生最喜王羲之的《兰亭序》与《圣教序》。故对其用力也最勤,尤其学《圣教序》的成分更多。无论点画、笔法,间架、结构,甚至是行距、章法,深受《圣教序》影响。
当然,马一浮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赞誉,主要得自他博大精深的才学。曾受过马一浮亲炙的丰子恺更是服膺他的学问人品和书艺,称其为“中国书法界的泰斗”。

马一浮写赠毛泽东、周恩来对联事,多见于各类书刊记载,此次真迹呈现,甚可庆幸,故为小文,略述本末。
马一浮亲属回忆,马一浮与毛泽东有过四次接触。
1956年,全国政协召开知识分子大会,马一浮以特邀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兼浙江省文史馆馆长的身份应邀参加。会议快结束时,毛泽东等共和国领导人亲切接见了与会的各位特邀委员,并与大家合影留念。这是马一浮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1957年,马一浮又应邀赴北京开会。会后举行宴会,毛泽东特意与马一浮坐在一起。他们互相交谈,颇为融洽。
1964年,马一浮应邀赴北京开会,毛泽东又一次接见了他。两人谈论了中国古代诗歌等,当时在座的还有马一浮的同道和友人熊十力等。此次会见,马一浮还为毛泽东写了一幅古人的名联:“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满为心”。
也是在1964年,有一次毛泽东接见和宴请全国政协委员中花甲以上的老人,马一浮也在其中。当时他应邀赴宴,先与在门口迎接的毛泽东握手寒暄,随后被安排坐在毛泽东身旁,同桌的还有周恩来、陈毅、粟裕、陈叔通等。毛泽东还特地请马一浮坐在自己和周恩来之间,以示敬重。宴席开始之前,面对马一浮、陈叔通等耆硕,毛泽东不要服务员来摆放碗筷,而是特地让年纪较轻的粟裕来摆放餐具,以示对马一浮等长者的尊重。
在马一浮先生外甥女丁敬涵所著《马一浮交往录》中,也提到了马和毛的最后一次会面,据丁文所述,马和毛并无特殊关系,对于这次会见,马一浮并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载。她曾见过马一浮写给毛泽东的两幅对联,由于写后觉得不很满意,所以另外重写了。其中一幅是“旋转乾坤,与民更始;开物成务,示我周行。”落款是:“集《易》、《诗》、《汉书》、《宋史》句赠毛泽东。”另一联即为本幅内容:“使有菽粟如水火;能以天下为一家。”上款为“毛主席莞正”,下款为“野老马蠲叟赠言”。那么拍场所呈现的这幅对联,当为马先生当时写就后所留的底稿。其书写时间,当在其中某一次会面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此联上联取自《孟子》中“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句,下联取自《礼记•礼运》篇中“故圣人耐(“耐”为古之“能”字)以天下为一家”句。其款书亦深可玩味,上款“莞正”即“笑正”之意,以示谦虚。而下联自称“野老”,则表明了自己“在野不仕”的身份,即是谦虚,又表明了自己与毛泽东之间各自独立、平等的身份关系。荀子《非相》中说:“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马一浮先生以君子自比,其“赠言”二字也包含了对于新政权的期许和督促,希望毛能够像古人所称许的圣人一样,领导中国走向富强、统一与和谐。
而马一浮和周恩来之间的交往,则相对密切一些。
周恩来视马一浮为国宝级的学者,对其十分关心、倾慕。
早在1949年筹备召开新政协会议时,周恩来就拟邀请马一浮出席,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马先生并未出席。1953年,马一浮被安排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周恩来多次指示浙江省的有关领导,让他们要从各个方面关心和照顾好马一浮。
1959年,在全国大炼钢铁的热潮中,按照当地的规划,须削平马铃山的山头并实行迁坟,以建造炼焦分厂,马一浮致函浙江省政协,要求予以保留。其曰“近日因往扫墓,见其地已改作土法烧砖工地。某之生坟已被掀倒……曾蒙省级机构照顾,允予保留在先”云云。浙江省遂将此事请示周恩来,周恩来即电告:“马老的先茔坟墓与他的自营的生坟一定要保护,已砍了的坟头上的树要补种起来。”因此,杭州半山钢铁厂改变了原定计划,从而形成了以后那里的地块中间是墓地、两边是焦化分厂的特殊格局。显然,当时能得到这种特殊的礼遇,只是对方是马一浮的原因,而马一浮对此也是难以忘怀的。他在致半山钢铁厂的信中说:“仁人之用心,存殁均感,永铭肺腑,无敢或忘。”
1957年4月28日,周恩来和浙江省省长沙文汉陪同来华访问的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到杭州参观。周恩来陪同伏罗希洛夫专门拜访了马一浮。周恩来向伏罗希洛夫介绍马一浮时,称他是“中国当代的理学大师”。伏罗希洛夫面对这位银须飘胸的老人,问道:“您(现在)研究什么?”马一浮回答道:“读书。”伏罗希洛夫又问:“您(现在)干什么工作?”马一浮又是回答了这两个字:“读书。”当时主客还在蒋庄的真赏楼下合影留念。
后来,周恩来还陪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杭州,在杭州饭店设宴时也请马一浮作陪。席间,周恩来向客人介绍说:“马一浮老先生是当代中国唯一的理学家。”
马一浮先生为周恩来所写的这幅对联,内容为“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落款为:“集《周礼》《孟子》《礼记》句,周总理鉴正。马蠲叟赠言。”据丁敬涵的回忆文章,此内容的对联作于1964年,是马一浮在北京参加会议并出席宴会后对于周恩来的回礼。出于书家的严谨态度以及对于受赠者的尊重,同一内容的作品马一浮先生应该书写了两次,择其较满意者送出,本次所呈现的这一幅,则为当时自留者。此联典雅妥帖,同样用了“赠言”的形式,表达了对于周恩来执政的期望。
马一浮那一代传统的知识分子,迭经战乱,目睹了中国的百姓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对待共产党所建立新政权,态度是审慎而不乏热情的,即包含期待,也不乏批判。马一浮曾作《秋怀》诗,颈联云:”聚铁应留神禹鼎,陈诗唯颂玉山禾“,对于全国上下大炼钢铁以及虚报粮食产量进行辛辣的讽刺。这种态度上的审慎与暧昧,其实正是一代儒宗处世立身的不言之教。
司马迁作《史记》,形容孔子是“钻之弥高,仰之弥深”。儒家文化作为千年以来中华文化的主流,其丰富的意蕴和蓬勃的生命力塑造了民族的根基与形象,其指涉的话题广泛而深刻,至今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作为近代以来的新儒家的代表人物,马一浮先生在学术、书法、诗歌等多个方面都能独树一帜,其言其行,皆具深心,像一个无尽的宝藏,需要有心人挖掘、探究,而其存世的书法,也都是值得珍视的艺术品。他的书法取精用宏,不囿一家,不据一体,蔚为大家也。有别于仅以书法名世者。这两幅对联不仅书法精美,又极具用心,其承载的历史意义更是非凡而重大。

联系我们

北京市 朝阳区 阜通东大街1号院
望京SOHO 塔1-A座-23层
电话: +86 (10) 84400975/76/77
电传: +86 (10) 84400978
邮箱: council@council.com.cn

您所关注

匡时关注全球艺术品动态,并将及时更新公司的网页 与大家分享。

您感兴趣的品类:

  • 中国书画
  • 瓷器杂项
  • 当代艺术
  • 佛教艺术
  • 珠宝尚品
您所提供的个人资料,我们将会严格保密, 仅用于回答您的问题和评论,或用于用户 资料更新. 请阅读我们的保护隐私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