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谷-蔬香图
清末的海上画坛名家荟萃,虚谷与任伯年、蒲华和吴昌硕四位国画大师成就最高、影响最大,被誉为“海上四大家”。虚谷先生则有“晚清画苑第一家”的美誉,同时他也是“四家”之中唯一的出家人。出家后的虚谷,一“不茹素”,二“不礼拜”,仅以“以书画自娱”,大师虽远离世俗但也要考虑稻粱之谋,定居扬州,并经常往来于扬州、苏州以及上海等地,以卖画为生。 “闲中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这是虚谷笔墨游食生涯的真实写照。
《蔬香图》在构图上,善于删繁就简,以奇寓正,突出主题,画面的切割有现代构成的特征。画面中心白菜,水壶一前一后,一深一浅,一虚一实,萝卜、竹笋分别居左右平衡画面,多用方笔,体面分割成块,形成各种几何形体的对应和冲突的空间结构。虚谷的笔墨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他的用笔方法,呈示出疏朗灵动和拙厚峻强的双重变奏。战笔、断笔和逆势行笔等多种笔法,笔断而气连,看似空灵枯淡,却有内在的惊艳。
蔬果染色和率放纷披的笔法结合,以赭石、浅红、淡绿为主,务求色调轻淡雅洁,敷色时水分饱满,一笔抹染,随水渗化,不作过多的色彩叠积,轻快利索、明净空灵,犹似水彩画般的透明感。《蔬香图》整幅设色淡雅,清丽和谐,他的色彩创意、造型语言、构成图式、笔墨个性,都突破了前人的程式。绘画的形式美感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息息相通,几抹笔触,形成块面,像塞尚的画,以几何形体显示物象的内在结构。
清末的社会沉闷闭塞,虚谷的绘画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为陈陈相因的画坛注入生机,继了传统文人的清高超脱、又汲取民间艺术的稚拙天真,以冷隽凌厉的笔势、独特新奇的造型、明快清雅的色调、蕴藉丰富的意境,横扫柔糜甜俗之气、独辟蹊径。虚谷自矜其笔墨,所以留下的真迹并不多,为海上四家中传世作品最罕者,《蔬香图》流传有绪,曾在海峡两岸出版多次,如此佳品,必为艺林所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