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事事清白
1919年齐白石在陈师曾先生的劝告下进行“衰年变法”。从题材、内容上看,齐白石衰年变法后的绘画,遗弃了传统文人画表达作者自身雅逸、清高的描绘对象,并反其道而行之,将被传统文人视为粗野的乡村瓜果菜蔬、虾蟹昆虫等拿来入画,以农村赋予他的特殊的视角及朴实的语言进行创作,自成一家。本图《事事清白》创作于1945年,是白石老人八十五岁时的佳作。
齐白石生于“糠菜半年粮”的穷苦之家,认为白菜是菜中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宣称“菜根香处最相思”,故常以白菜谐“清白”之音,一生喜画白菜,并以自己的作品画面能够洋溢“蔬笋气”为荣。齐白石画的白菜,宛如田地里刚出土。本幅作品白石老人用水墨画了两棵大小、舒卷、深浅不同的白菜,干净、壮实,带着泥土的芳香。他用篆书笔法中锋一转锋,准确地勾出白菜的轮廓,再用蹲笔刷出菜叶,然后用小笔破墨勾筋,使菜叶墨色丰富,层次分明。两棵白菜的方位聚散穿插得恰如其分,富有浓郁的田园之气。
柿子也是齐白石最常画的题材之一,齐白石喜爱柿子不仅是因为它作为水果好吃,还因其与事、世、市等字谐音,有吉祥的寓意,如《事事太平》、《三世太平》等。此作中两颗黄柿子,散落在地面的柿子,略带青涩。柿子以没骨法写出,色彩的浓淡晕染柿子将中间凹陷、上下饱满的特征恰当地表现出来。整幅构图饱满,色彩热烈,显示出一种喜庆、乐观的情绪。
此画用笔雄浑健拔,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浓艳泼辣。反映在造型方面,有时脱略形迹,离形而以神会求似,以求相反相成之韵趣,提高了文人画的艺术境界,开创了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的写意花鸟画新篇章。此作品以写意为主,取谐音“事事清白”之意。画面看似率意,实则匠心独具,白石老人晚年的花鸟画创作更臻炉火纯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