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铎 草书自作诗三首
WANG DUO POEM IN CURSIVE SCRIPT
王铎降清后,被命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弘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友人钱谦益同 时也被命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明史副总裁。王铎在这之后,都只是与降清的人相 来往,这卷诗卷中的第三首《带如》即是。带如是王潆的字,为山东益都人。中万历 三十八年(1610)进士,崇祯末以太仆寺少卿致仕。王潆在甲申后,是与儿子一起抗过清军 的,但最终还是降了清。就在清顺治三年(1646)的四月,王潆已经在北京与王铎相会了。 此时的两人,处境安稳,虽不用再颠沛流离,但也是无可作为了。而仅仅就在上个月, 与王铎齐名的黄道周被俘不屈而死,好友的死对他的触动有多大,不得而知,但“劳生 勋业庄周梦”是说出了他心底的凄惨的,相顾无语,惟有“菊花同醉酒”。
这卷草书诗卷创作时间在清顺治三年(1646)四月廿五夜,共书写了三首七律,分别是 《香林释子分予太湖石》、《共天心游北明光寺》、《带如》,都为《拟山园选集》所 不载。但《选集》中五言排律收入了《同天心游明光寺》,当在同一时间段。明光寺现 已不存,只有一座御赐碑。而当年王铎是经常去这里一游的,并在诗卷里说明了寺的确 切位置“在高梁桥北”,王铎说是“残桥破寺”,想来清初时明光寺已经破落,可王铎 还是要去凭吊,并回忆二十年前曾泛寺西海淀。
这一年(1646)也是王铎的创作高峰期,著名的《草书凤林戈未息诗卷》就是在三月 初五夜写就的,同样也是草书手卷。王铎在书写这卷《草书自作诗》时尤其注重用笔的 质量和变化,丰富运用了正侧、虚实、轻重、圆折,用笔的丰富,气息的流畅,更是使 人眼前一亮。此幅作品的章法上在连绵中还进行着克制,所谓抑扬顿挫,使视觉特性和 草书的丰富表现力相契合,可谓大气磅礴,意趣盎然。王铎的大胆创造的勇气也是可贵 的,他一生摹古,独宗羲献,只为留几行好书。他的“恨古人不见我”,既是魄力,也 能给人以启发,他的书法创作扩大到肆意挥洒、驰骋纵横的空间,使之能够泼墨挥毫, 信手拈来。这卷草书卷书写在绫本上,笔势沉雄,气势磅礴。结字跌宕,摇曳生姿,绚 烂多彩,使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