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一 行书十言联
HONG YI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弘一法师一九一八年出家,原已诸艺俱废,经范古农居士建议,乃 以保留书法,以写佛语结缘利生。一九二九年,弘一法师在《李息翁临 古书法序》中自述曰:“夫耽乐书术,增长放逸,佛所深诫。然研习之 者能尽其美,是以书写佛典,流传于世,令诸众生欢喜受持,自利利人 也,同趣佛道,非无益也。” 所以遁入空门之后的弘一,其书为传法而 作,一改原来锐利,凌厉的书风,而是 “肉渐减,气渐收,力渐凝”, 平和简淡,洁净温仁,蕴含着浓厚的佛教美学思想。
1932年初夏,弘一大师受慈溪伏龙禅寺主持诚一法师之邀来到伏龙 寺,这其间,写下了他平生最重要的一些书法作品。刘质平曾著文曰: “壬申(1932年),在镇海龙山伏龙寺,先师曾对余言:‘每次写对都是被 动,应酬作品,似少兴趣。此次写佛说阿弥陀经功德圆满以后,还有余 兴,愿自动计划写一批字对送你与弥陀经一起保存。”又言:“为写对 而写对,对字常难写好,有兴时而写对,那作者的精神、艺术、品格自 会流露在字里行间。此次写对,不知为何,愈写愈有兴趣,想是与这批 对联有缘,故有如此情境。从来艺术家有名的作品,每于兴趣横溢时, 在无意中作成。凡文词、诗歌、字画、乐曲、剧本、都是如此。”此联 便是弘一法师这一时期的佳作。其用笔朴拙圆满,收敛蕴藉,耐人寻 味。结体通透,字法揖让,拙朴浑穆,恬淡自如。故当是弘一法师“兴 趣横溢”时的精心之作。
一九三五年,弘一法师曾对叶青眼说“余书即是法”,可见其对书 法艺术的自觉与自信。书法是弘一法师孜孜以致力“自度”之筏,也是 其用以教化众生,改善国民心智的“度人”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