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 篆书五言联
QI BAISHI CALLIGRAPHY COUPLET IN SEAL SCRIPT
齐白石的篆书大约从三十四岁开始学习,主要取法《天发神谶碑》和《三公山碑》,并对魏晋南北朝的隶篆碑版有所借鉴。是以,他的篆书和传统意义上的小篆结体有所不同,在结字上更多的是注重空间布白。他一改传统篆书的结字体势,删繁就简,变圆为方,在看似规整的空间里营造出丰富的变化,在看似笨拙的字形中演绎出通脱混融。其篆书风格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其对篆刻的审美和理解,而他的篆刻又依托于篆书的风格,“书从印入,印从书出”,最终形成这种稳健苍劲,笔画纵横,简洁老辣,力能扛鼎的独特风格。
观此幅对联,可看出白石老人用笔深沉厚重,笔如刀契,力透纸背,逾古逾妍,弥古而坚,他把原来小篆方形起笔改为圆起,改尖收为平出,转折加重顿笔,纵横涂抹,不与点画细微处斤斤计较,既有秦篆的雄强质朴,又有以古为今的勃勃生气。由于齐老是木匠出身,又善篆刻,腕力指力毕竟强于常人,是以此幅对联整体气息雄强,墨色如凝漆,行笔缓慢迟涩,字大力沉,令人叹为观止。结字多作长方形,疏密对比强烈,横平竖直,端正稳重,大开大合,左右横突,筋骨强劲,有一种长枪大戟的洒脱和沉着舒张的宽博。其用笔和结字形成一种对 比和统一的关系。他用笔藏头护尾,迟滞缓慢,中规中矩,而结字却以长方形构成平面,横竖、斜笔交相辉映,富有新意。其线条简单、直白,用笔老笨厚重,如铁杵用劲抡出,有裹铁直指之气势。整幅作品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一种教化之外的自然意趣,一种朴实可爱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