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铎 行书二帖
WANG DUO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书家自录其咏,画家自写其句,后世著录称之曰词翰,曰吟染。而这件《行书二帖》不同于王铎一般常见的书写内容,既不是临帖,也不是抄录杜诗,也不是书写自作诗,更不是文语,而是在病中重书与亲家张鼎延的二帖,即《求书帖》、《欢呼帖》。
张鼎延(1582-1659),字慎之,别字玉调,河南永宁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由行人考选兵科,崇祯年间曾官南京吏部郎中,因不得志而回乡闲居。崇祯十三年(1641),李自成起义军攻占永宁县城,鼎延匿于井中得免于难。入清后,顺治四年(1647)升任太仆寺少卿。次年改大理寺少卿。顺治七年(1650),升任大理寺卿,次年改工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顺治九年(1652),为兵部右侍郎,次年致仕归乡。吴伟业撰有《张公鼎延神道碑铭》。其著作有《张玉调诗集》四卷,《张玉调文集》十二卷,《枢垣谏草召对本末》四卷,《张氏家乘》四卷,《永宁县志 》八卷,《嶰谷巵言》四卷,《吕明德先生年谱》等。另有诗文散见于《河南通志》、《洛宁县志》等书中。
王铎和张鼎延是同年进士,又是同乡,并一同在朝做官,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王铎长女王佐、次女王相,都在崇祯十一年(1638)病故,而次女王相许配于鼎延次子张璿,亡故时年仅16岁,尚未出嫁。王相出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即王铎和张鼎延中进士的第二年,王、张两家在子女幼小时就订了亲,足见王铎、张鼎延两人的交情非同寻常。王铎此卷为手札二通,使初看者误以为是临晋唐书,细审方知为二帖,王铎自己说这件手卷,是在病中所作,“力柔神瘦”,是为释闷,因此正是“无意于佳乃佳”,别有一种跌宕之势,奇崛之气不减,尤称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