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 苏武牧羊
REN BONIAN SU WU TENDING SHEEP

对于任伯年人物画的影响,王伯敏曾评价说:“以当时画坛的情况而言,他的人物画影响比较大。因为画人物的画家少,有成就的更少,所以像任颐那样的造诣,自然比较出众了,作为画史上的评价,当然首推他的人物画。

  写意人物画发展到晚清阶段,在造型上面敢于变形、夸张,尤其具有装饰性,形成了一种带趣味的面貌,而这其中的佼佼者就是任伯年。他的写意人物对海派画坛的发展有一种启发意义,既有传统之美,又融入了西方绘画造型的写实因素。任伯年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汲取营养,以表现人生百态。任伯年在上海的几年时间里,开始接触学习西方的造型方法,积累了大量生动且丰富的创作素材。

  这张《苏武牧羊图》作于光绪十三年(1887),任伯年四十八岁。这时的任伯年 画名大振,其肖像画、人物画、花鸟画均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有刻诗文集的人都来请他画作者小像。专门购求他的人物、花鸟、山水画者也与日俱增,更有许多人来拜师学画,或仿效他的风格。也就是在这一年,坊间出版了《任伯年先生真迹画谱》。吴大澂为之题写“六法大观”,俞樾等人亦为之作序,可见他画艺的大受青睐。

  《苏武牧羊图》是任伯年经常画的题材,此作以线勾勒人物,线条劲力爽健,苏武身上以短线条来表现身上所披的氅衣。以散笔塑造羊群,和人物的线条形一种对比,恰当的描绘了羊毛的质感。人物面部及手以赭色渲染,头巾以水墨晕染,突出了人物。任伯年在画面的周围不画一石一草,只有苏武以手持汉朝符信孤傲的站在羊旁边,使观者印象深刻。任伯年的写意人物画,经历了从平易到奇崛,然后是生动,进而自然天成的过程。他曾说:“作画如颐,差足当一写字。”《苏武牧羊图》行笔不漏痕迹,盘回曲折而流畅有力。其线条圆转含蓄,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苏武和养的质感,并表现处疏密、曲直的形式美感。

  任伯年以他在国人物画创作上的独特成就,成为近代中国传统人物画别开生面的主要代表。他的人物画不仅是明清以来人物画传统的新的集成与发展,而且直接成为形成此后现代中国人物画不同画派的源头与先声,诸如《苏武牧羊》一类的写意人物画便是一种明证。就任伯年本人所达到的高峰而言,他可以称得上是传统人物绘画从古代向现代转变的推动者与启蒙者。

任伯年(1840-1896) 苏武牧羊

纸本立轴 1887年作

款识:荫南仁兄大人雅属希正。光绪丁亥九月,山阴任颐伯年甫。
钤印:任伯年
出版:《任伯年人物画集》P7,中华书画出版社,1975年。
REN BONIAN SU WU TENDING SHEEP
Hanging scroll, paper 1887
137.5×67 cm 54 1/8×26 3/8 in 约8.3平尺
RMB: 1,500,000-1,8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