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 荔枝蜻蜓
QI BAISHI LITCHI AND DRAGONFLY
在齐白石众多的绘画题材中,“荔枝”这一题材,因其“大利”的吉祥寓意时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本年款四百廿甲子,按白石特殊的纪年方法为1930年左右的作品。查到与之最为相近的作品北京画院藏品 齐白石《荔枝蜻蜓》对比两图笔法、用色习惯、绘制年代极为相近。
展览现场可参考1955年拍摄的《画家齐白石》影片,可见篆书题名挂于故宫承乾宫宫门左边。当时有大约10万人参观了这个展览。展览目录上显示此画为展览第31号展品,1930年创作。图中“乐石室”为自留之精品上所钤之印。
纵观此画,白石老人以浓重的洋红写出荔枝,蜻蜓体态轻盈、神采奕奕,水墨的浓淡干湿完美呈现出荔枝干的质感。众所周知,白石老人绘画用洋红、加草虫都要额外加收费用。不难理解白石老人在创作此件《荔枝蜻蜓》时不吝惜使用浓重的洋红,或者为其满意之自留精品,或后赠于重要之藏家, 现于此重要展览之中。
据1954年第5期《美术》记载:展出作品大部分是在北京向各主要的收藏者商借的。包括给毛主席画的《松鹰图》为96号展品,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所作的大幅《百花与和平鸽》为115号展品,《葫芦》44号 老舍收藏,第29号《虾和翡翠鸟》为叶浅予收藏,第81号展品《白茶花》为胡佩衡收藏等。可见此展览中作品的重要生、代表性,展品收藏者的身份也是非同一般。齐白石绘画展览会中有齐白石、老舍、胡絜青、陈半丁等人的现场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