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1909-1993) 大井新貌

陆俨少创作照
  历史的足迹 时代的画卷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赏析
  1977年5月,江西省政府在井冈山筹建革命纪念馆,邀请陆俨少创作大型国画,受上海中国画院的委派,年逾七十的陆翁在井冈山住了3个多月,体验生活,进行写生和创作,此幅正是画家在井冈山时以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词意创作的,即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创立所留下的历史足迹的再现,又是井冈山人民响应毛主席号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建设新家园,焕发新活力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代风格的精神画卷,是时代的语言,是山河的新貌。《大井新貌》图是陆俨少艺术生涯中个人精神面貌最好时期所创作的尺幅最大,场景最壮观,人物最多,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最突出,艺术成就登峰造极的最为华丽的篇章,实乃叹为观止!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是新中国的星星之火在此点燃的革命摇篮,是共和国的奠基石。作为革命圣地,井冈山在20世纪60、70年代曾被许多画家争先恐后作为画题进行描绘,素有“南陆北李”之称的陆俨少、李可染等都从井冈山的红色山水中汲取灵感与养分,创作了多幅具有时代风格的红色题材精品。1977年的这次井冈山写生经历对陆俨少一生艺术生涯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陆翁自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屡受批斗,政治上的坎坷,让这位大师饱受摧残。1976年“四人帮”粉碎,陆俨少平反在即,接受组织委派的红色题材的创作任务,对于年逾七十的老画家来说,恰似枯木逢春。政治环境的宽松、身份上的认可、艺术题材的拓宽焕发出陆俨少极大的创作热情。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是陆俨少艺术风格的“拐点”,完成了从相对“缜密娟秀”到“浑厚老辣”的转变,迎来了又一个艺术新巅峰,其艺术成就突出的体现在此幅井冈山《大井新貌》作品上。他在此幅作品中刻意的回避既有程式和具体的构图模式,转而向现实中的真山真水学习,依照具体的现实景象,取全景式构图和俯瞰视角,群山万象,俱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严谨的透视,内容亦更加丰富。平淡中透露出质朴,以新山水画的形式重现毛泽东等开国元勋的历史足迹,同时又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貌,带给观者一种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宏观的视觉体验。
  在此幅画中,陆先生发挥自己独特见解,亦参酌古人意念,使山峰连绵,气势如龙,树木依附山体郁郁而生,道路,房屋,曲折隐现,田地之间,阡陌相连,人影重重,生机盎然,体现出“到处莺歌燕舞”的新景象。将现代化的人造场景植入古典山水画境,实际上颠覆了传统山水画的那种自足的自然主题结构,及其固有的空间结构与形式语言规范,在这种割裂与变化中,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亦转换为现代意义上的风景画。
  这幅作品中绘制的众多人物充分显示了陆俨少在人物画的高超水准,大场景中的每个人物都在“旧貌换新颜”的时代感召下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时代氛围的感染由画家笔下幻化出有血肉灵气的劳动赞歌,充分体现了毛主席词中:“……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的意境。
  领袖留痕 大师留迹
  —陆俨少《大井新貌》的红色内涵和时代风格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被称为“天下第一山”。1927年春夏之交,大革命失败。9月,经历了秋收起义后的严重挫折,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果断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带着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湘赣边界军民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辉煌起点。因此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井冈山赢得了“中国革命摇篮”的美誉,成为新中国的奠基石。
  大井位于井冈山茨坪西面7公里。村前溪水流淌,田园吐翠,村后山峦簇拥,林涛起伏,宛若井状的谷间盆地。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红军上井冈山首次抵达大井,此后这里便成为红军的常驻地和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革命活动重要场所之一。当地民谣称:“吉州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大井毛泽东故居原为当地村民邹荣万的住宅,宅原名“新屋下”,共有44间,面积1000余平方米。毛泽东抵达大井后,在此屋东厢房居住,彭德怀与腾代远住在西厢房,宛希先、何长工、王佐、曹嵘等也住此屋。1961年3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毛泽东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前委书记、红四军党代表,他在井冈山战斗、生活了一年零三个月,随后转战赣南,他的足迹遍布井冈山和江西红土地的山山水水;毛泽东思想中最光辉的理论创造是在江西形成的;他的政治、军事生涯是在江西开始崛起的。因此,毛主席对井冈山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魂牵梦萦的眷恋,一种情有独钟的缘结。
  《大井新貌》中的朱德、陈毅故居
  《大井新貌》中的井冈山中学
  《大井新貌》中的革命烈士陵园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今景
  朱德故居今景
  井冈山中学今景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
  读书石
  大井毛泽东旧居门前,有一块石头,当年毛泽东经常坐在石头上读书、看报、批阅文件、思考中国革命的命运和前程。如今人们称这块石头为“读书石”。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承载着一代伟人在艰难岁月里求索不止、奋斗不息的感人故事,见证了以天下为己任的毛泽东走到哪里就把学习思考带到哪里的可贵品质,也以无言的方式告诉人们一个朴实的道理—读书可以开启智慧、成就伟大。
  感情树
  井冈山大井毛泽东旧居的屋后有两棵大树,一棵是海罗杉,一棵为凿树,被人们称作“感情树”。当年大树绿阴蔽日,毛泽东经常在树下看书、纳凉。1929年红军撤退后,敌军连续三次洗劫大井,旧居烧得只剩一堵墙,树也枯萎了。1949年沉睡了20年的两棵树突然抽枝发芽,枝繁叶茂,这一年全国解放。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两棵树奇迹般地开满了花朵,仿佛在表述井冈山人民欢迎亲人毛委员回来的热切心情。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千山肃立,万木垂首,全国人民沉浸在一片悲恸中,这两棵大树也因遭受虫害而枝枯叶黄。由于这两棵树与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枯荣与国家命运的起伏如此巧合,因而井冈山人民亲切地称之为“感情树”。
  千里寻故地 旧貌换新颜
  从1953年至1972年,毛主席先后18次到江西。 1965年5月下旬,正是井冈山莺歌燕舞、禾苗吐绿的季节。72岁高龄的毛主席千里寻故地,回到了阔别38年的井冈山。解放后的井冈山,四处是黄莺婉转高唱,燕子轻盈飞舞,流水潺潺如音乐,宽阔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呈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成果的新山水画图。看到井冈山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内心充满感慨和喜悦。写下了《水调头•重上井冈山》这一壮丽诗篇。陆俨少的此幅井冈山《大井新貌》真是由毛主席的词意而来,是井冈山人民建设新家园,焕发新活力的真实写照。是精神的画作,是时代的语言,是山河的新貌,也是陆俨少艺术生涯中最为华丽的篇章。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坐在读书石上留影
  《大井新貌》中的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故居今景
  愚公移山 改造中国
  “愚公移山”,是一个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寓言故事。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引用了这个典故,对其重新诠释,赋予崭新的时代涵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写照。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了解到,原本是一个穷山村的山东莒南县厉家寨,通过整治土地、兴修水利、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村面貌焕然一新。他挥笔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从此成为鼓舞全国人民改造山河、改变一穷二白落后面貌的动员口号,成为一种改造中国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精神力量。为这个伟大精神所感召,井冈山人民群众学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向荒山要田,向荒山要粮”,开山建梯田,努力搞生产,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一个缩影。《大井新貌》中陆俨少用手中的画笔,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井冈山人民开山造田,农业竞赛的场景,可谓时代的画卷。
  陆俨少《学大寨挖梯田》局部
  井冈山茶园今景
  《大井新貌》开山造田局部
  《大井新貌》农业竞赛局部
  艺术的新巅峰
  1977年可以视作为陆俨少艺术风格的“拐点”,完成了从相对“缜密娟秀”到“浑厚老辣”的转变,迎来了有一个艺术新巅峰。这种风格转变的形成,与他经历“文革”磨难,心理和人生体验有深刻变化有关,同时也是其画风自然发展与不断探索的结果。这一年的转折意义,突出的体现在此幅毛主席词意井冈山《大井新貌》作品上。
  艺术大师与一般画家的区别,在于大师一生的个性风格变化较为突出,他有着自己深刻的,独特的画学思想。陆俨少先生一生为后世留下难以计数的作品,其中精品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先生虽然在艺术理想上属于“传统型”的画家,但是他仍然不能不在时代风气的影响下从事创作。这幅《大井新貌》就是陆先生在一九七七年受上海中国画院委派,到井冈山根据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意写生创作的。是井冈山人民建设新家园,焕发新活力的真实写照,也是陆先生在当时的社会新风气下,以笔墨为山河立传,直面现实,直面生活的经典代表之作。他在此幅作品中刻意的回避既有程式和具体的构图模式,转而向现实中的真山真水学习,依照具体的现实景象,取全景式构图俯瞰视角群山万象,俱收眼底,一览众山小。具有复杂的结构和严谨的透视,内容亦更加丰富。平淡中透露出质朴,以新山水画的形式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貌,带给观者一种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宏观的视觉体验。
  从此幅作品中可以窥见,陆俨少在构图上推陈出新,先由局部下笔然后笔笔生发,最后成局部。他曾多次对人戏言:我画到那里算哪里。先生这种信笔来去,随意生发而常常左右逢源,每得奇趣,看起来似乎漫不经心,其实建立在深厚的生活和扎实的功底之上。在这幅画中,陆俨少亦把其对章法的研究和积累表现的淋漓尽致。他认为,一幅山水画的章法,也就是处理好峰峦叠嶂的过程。在此幅画中,陆先生发挥自己独特见解,亦参酌古人意念,使山峰连绵,气势如龙,树木依附山体郁郁而生,道路,房屋,曲折隐现,田地之间,阡陌相连,人影重重,生机盎然。将现代化的人造场景植入古典山水画境,实际上颠覆了传统山水画的那种自足的自然主题结构,及其固有的空间结构与形式语言规范,在这种割裂与变化中,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亦转换为现代意义上的风景画。
  《大井新貌》农业竞赛局部
  陆俨少《赤脚医生赞》局部
  陆俨少1963年作《人勤春早》
  陆俨少作人物连还画
  人物精妙
  在笔砚所及的领域内,陆老无疑是一位卓越的通家.举凡山水、蔬果、梅竹、书法、文章,般般不让时贤,皆为识者所重。作为通家,其以点及面复以全养偏的统筹大法,也堪为学范。民国时期,陆俨少随冯超然学画,主要集中于山水画领域,故而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作品多为山水画,很少涉及人物画的创作。解放后,艺术市场萎缩,画山水不能养家,陆俨少选择了能挣些稿费的连环画。1951年,他参加上海文化局举办的连环画研究班,三个月结业,被分配到私营同康书局任绘图员,专画连环画。大约5年中,先后创作了十来部连环画,挽救了将欲倒闭的同康书局,画家本人因之免于失业。这些连环画作品,大多采用白描画法,对构图、造型能力特别是画动态的能力要求很高,5年的连环画创作,陆俨少画人物的能力大有提高,为其后来的创作扩展奠定了深厚而扎实的基础。
  此外,50年代陆俨少也曾参加上海“新国画研究会”,创作了一些新国画和新年画,如《代耕小组》(1952)等。60、70年代,又创作了《人勤春早》(1963)、《赤脚医生赞》(1976)、《罗浮新颜》(1977)。这些作品,描绘新生活,对新时代表达了真诚的赞美之情。它们大抵以传统勾勒填色的方法画人物,题材新颖,笔墨功夫却十分扎实。海派知名画家陈家泠点评:作为弟子,自己多年追随陆俨少,才学到了他线条的皮毛,但仅仅凭借这些皮毛,在人物画上也已超过很多人,足见陆俨少人物画的高超技艺和博大精深。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这幅作品中绘制了众多人物:田间争相竞赛的播种者、田埂上推着自行车的年轻人、擎着红旗加油鼓劲的学生、水田边挑着扁担的农夫、相互追逐无忧无虑的儿童以及毛主席故居前乘坐小轿车、大客车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所有的人物虽为大场景中的点景之作,但细看之下依然栩栩如生。每一个人都在“旧貌换新颜”的时代感召下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时代氛围的感染由画家笔下幻化出有血肉灵气的劳动赞歌。 在本幅的人物画创作中,点景人物的外轮廓并没有全封闭,简洁有力的素描式勾勒、小心点染的色彩处理颇见独家风味。这种内外有别的二分法旨趣,附和着形式审美中松紧相济的理路,让“天人合一”的半开放型样式构形法与陆派山水中素有的,处处留有活口且云气丰足的开放型构形法联系起来。
  《大井新貌》人物局部
  陆俨少1977年作《井冈山五哨口》局部
  山水高峰
  [留白]之法。其画法先画几条大墨痕,蜿蜒屈曲,或相平行,或相纠结,离合顾盼,心中先要有个底。何处应疏,何处应密,以至虚实浓淡、轻重干湿,大致画定。然后因势勾搭,填描出条条白痕。第一要粗细疏密,自然流畅,有生动之致。切忌做作,如僵蚓秋蛇,毫不见生意。
  烘云法是用水墨烘出云块,缥缈迷糊,用以表现一种静止的云。可以利用丛树或山石云块,在画时既留意树石实处,又要看到留出的云块形态要美。
  —陆俨少著《山水画刍议》
  竹类繁多,但在画法竹叶不外向上和垂下两种。在山水画中所表现的竹,因是远看,和专画竹的有所不同。毛竹形虽高大,而竹叶甚细,逐节分台,色带黄绿。在井冈山见满山毛竹林,滴露和烟,形态殊胜,因创为是法。
  —《山水画刍议》
  《井冈山五哨口》题跋
  在此幅作品中,陆老以笔墨构成本身的虚实来对比突出画面的主题,他要显示笔触本身的行迹,因此,留白几乎是散布于整个画面各种笔迹的间隙,使笔迹与留白映衬,其以白为体,以黑为用。黑既承载于白之体,而已黑来调动白,疏紧相和,随心所欲。其笔势由细密,灵秀转到宽博,深厚,老到,但这种书写,并不脱离山水形象的具体刻画。在这幅作品中,其更加讲究墨法,出现了点厾的大小墨块,这些墨块可以是山石,可以是草木,可以是阴影,也可以是半抽象的笔墨本身。因为突出了用墨,减少了外露锋芒的的干笔勾画,使整幅作品的笔墨由缜密精致变为松厚丰润。
  另外,在此幅作品中,“留白法”已经成熟。传统的留白一般表现落雪,云气,水面,而在此幅《大井新貌》中,陆俨少进一步把留白作为画面结构的一部分,即在对山体,林木作具体描绘后,即在周边留白,以突出要突出的东西,省略要省略的笔墨。这种扩大的留白法,来自陆俨少对自然的观察,留白可以强化空灵,突出主题,大大小小,丰富多变的留白与繁密细致不等的主体,山石,树木,房舍,阡陌,人物等等元素,形成丰富的穿插与对照,是其文革后成熟风格的集中体现。
  在此幅作品中可以看出,陆俨少在这一时期的写意性更强,山水形象更概括,简洁,画面的整体气势更强,用笔更加自由,更具有书写感。其用墨更加润泽,泼墨的成分大大增加,用色也更加大胆强烈。但是,这种纵逸又是有节制的,多样化的,山峦树木笔墨纵逸,而房舍人物则寓工于写。有时,只用大笔头勾点泼写,近于简笔,但对树木山峦的把握,仍然形散神聚。这种纵逸的写意性主要是以活泼灵动的草兼行的笔法完成的,草书的因素越多,纵逸之意也就越强。而纵逸写情便落在用笔的随意转折之间,有意无意,剥剥落落的点画之间,从整体上把其写意山水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状态。
  读陆俨少的山水画,常常给人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独特感觉。他的画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自有一种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观均有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尤其是井冈山《大井新貌》所表现的这种独创的风貌,神气的笔墨,灵变的意韵,散发着文人气息的高品位艺术,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美感。这幅作品表现出其以高超扎实的笔墨技艺为根基,以胸有沟壑的博大情怀为视界,以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为基点。他的山水画是从传统的山水画向现代迈进的典范,富有强烈的时代感,达到了山水画艺术新的升华。他的画,无论从何种角度审视,都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
  《大井新貌》款识释议
  陆俨少井冈山《大井新貌》是陆俨少受组织委派,为正筹建中的井冈山南山革命纪念馆所创作的巨幅画卷,堪称陆俨少作品序列中的红色经典之最。这幅由陆俨少独自执笔,绘制完成的巨幅作品,画面右上角的款识却是“大井新貌,一九七七年八月郁文华、徐志文、陆俨少合作。”这个极具时代特征的落款,其中缘由,耐人寻味。
  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一切文艺作品都是为政治服务,倡导集体创作,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陆俨少受组织委派赴井冈山创作描绘革命题材,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政治性的任务,既是对陆俨少的认可与肯定,同时也是一个考验。陆俨少自1957年被打成“右派”,文革中屡受批斗,政治上的坎坷让这位大师饱受摧残。1976年四人帮粉碎,但是还未恢复名誉,自然事事谨慎,以集体为纲,在此历史背景下,《大井新貌》这幅实际由陆俨少独自执笔完成的巨幅画作,出现如此署名也就不足为奇了。陆俨少在井冈山写生创作期间,完成了大量的井冈山系列作品,提及《大井新貌》创作时,陆翁在《陆俨少自叙》四十六中,特别强调了“由我执笔”绘制完成,在徐志文撰  写的《大井新貌创作始末》中也得到了证实。
  当时上海中国画院委派徐志文和郁文华两位画师配合陆俨少的工作,这段经历在徐志文的“《大井新貌》创作始末” 中有详细的记载:
  1977年陆俨少在井冈山写生
  《大井新貌》创作始末
  一九七七年七月中旬,上海中国画院委派画师二人—郁文华和我,赴江西井冈山,和先已在井冈山写生的画师陆俨少会合,为正筹建中的井冈山南山革命纪念馆创作大型布置画。在此一年前我曾陪同恩师唐云在井冈山写生月余,遍历各主要革命胜景,恩师留下了大量的宝贵遗迹,为后世所钦仰。
  郁文华和我到达之前,陆俨少由他的学生车鹏飞陪侍,已在井冈山写生数周,其时,恰逢著名演员赵丹在那里深入生活,浙江美院(已为中国美院)的孔仲起亦同时在彼地写生。我们到达后,宾馆很热闹,大家相聚纵谈艺事.饮酒作画,一时乐在其中。之后的一个多月,先是由井冈山方面派专人陪同,到当时红军活动的各著名革命景点体验写生,我们去了黄洋界、八面山、硃砂冲、双马石、大井等地。郁文华首次来井冈山,感觉比我们新鲜多了。写生要翻山越岭,十分辛苦,记得在八面山哨口写生时,山顶峰高险峻,当时虽是盛夏季节,却也冷风凛冽刺骨,陆俨少上山时只穿了一件短袖衬衣,冻得肤色发紫,他是个异常敬业的画家,依然对景写生不怠,我见了实在于心不忍,脱下身上短衫让他穿上取暖,自己只穿一件汗背心速写。他当时相当感动,回到宾馆后,特地画了整张四尺宣墨梅谢我(可惜此画回沪后被有心人逞强取去),并要我在他已完成的十数张习作中挑选一幅相赠。这一段往事,现在回味起来,仍很有回味。
  写生,体验参观月余后,井冈山方面领导给我们下达的任务是:创作一幅描绘井冈山大井的新面貌。当时文革浩劫刚结束,百废待举,而革命根据地更需要创作描绘建设新农村的题材,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政治性的任务。以陆俨少为主,我们开始酝酿讨论构思布局,作为实体上的山水画,以大井的具像环境写生为主,配以各种大生产劳动的人物场面,几易其稿(我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二幅小稿),先作了一幅小尺宣的彩墨稿,送呈有关领导审阅后,再由陆俨少画师执笔,画了数天时间,完成了一张丈二匹宣的巨幅作品,最后由陆俨少题词:“《大井新貌》,一九七七年八月郁文华、徐志文、陆俨少合作。”
  作品完成后,讯即由上海中国画院特地派来的裱画技师刘益三等装裱完成,因条件所限,所以因陋就简,裱画是在宾馆大厅的地板上进行的。
  数天后,郁文华与我二人告别井冈山,取道庐山写生。三十四年过去了,再见到当时的作品,良多感慨,固记之。
  徐志文于上海悟涛小筑灯下
  《大井新貌》写生草稿
  其实,在同一时期内,陆俨少创作的颇多作品均出现了类似情况。这张由陆俨少执笔独立完成的历史画作《女真人生活图》,当陆俨少再次见到这张画作的时候,感慨良多,便在题跋中写出了当时署两个作者名字的原委,这与《大井新貌》的署名原因大致相同。
  至此,《大井新貌》这幅历史巨制的创作始末、由谁执笔、落款署名等等问题已然清晰。在井冈山创作期间,陆俨少与上海国画院其他画师一起到当时红军活动的各著名革命景点体验写生,探讨构思布局。当时的井冈山百废待兴,写生条件艰苦,《大井新貌》的构图几易其稿,呈送领导审阅之后,由陆俨少独自执笔,完成了这张巨幅作品,而最终作品署名出现的三人合作,其原因在于文革时期以及后文革时期,陆俨少很多作品不能署名,甚至一些重要画作上也要顾及一些原因而加上别人的名字,这在陶小明美术报的鉴赏文章《画中三味》中也有提及。
  因此可以知道,陆俨少在《大井新貌》画作落款中写下三个人的名字,并谦逊地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最后,一则是因为文革时期提倡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致使许多艺术作品署名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二则表明陆俨少对单位委派协助工作的二位同志的感谢与尊重,更是陆翁不慕名利、君子风范的最好体现。由是再观此画,更觉精神光耀,不仅是陆俨少一生创作的笔墨经典,更是其人格魅力的永恒巅峰。
  丁酉(1957年)戊戌(1958年)之交,为响应国画为政治服务、予与孙祖白兄创为是国。祖白从事画史、画论工作,两人者,搜集素材、经营位置,商酌人物服饰动态,既定,由予一人执笔,自起稿,上墨以至完成,未尝假手他人,不久,予有政治之厄,打入另册,沉沦二十余年,此图亦不知流落何所。今日重视,如远行客离乡日久,到家重见亲生儿女,感慨由之矣,此图祖白亦曾出力,故亦具名其上而不再钤章,后之览者可考览焉。庚午(1990年)十月,八二叟陆俨少记。
  陆俨少作《山河新装》

※1145

陆俨少(1909-1993) 大井新貌

纸本镜心 1977年作

款识:大井新貌。一九七七年八月,郁文华、徐志文、陆俨少合作。
钤印:陆俨少、志文私印、郁炜
展览:“隆重纪念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江西省展览馆,1977年11月。
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陆俨少》P36、P37,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LU YANSHAO NEW LOOK OF DAJING
Mounted and framed, paper 1977
142×366 cm 56×144 in 约46.8平尺
RMB: 28,000,000-35,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