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1904-1965) 韶山诗意

红太阳故乡—韶山
  韶山,是一个群山环抱、松竹葱茏的山村,位于湖南湘潭西北部与湘乡、宁乡两县交界处。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此,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时代。1910年秋,毛泽东外出求学,立志寻求革命真理;15年后,他回到家乡从事农民运动,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韶山支部;1927年,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因此,韶山留下了不少毛泽东青少年时期求学、生活、革命的纪念物,譬如韶山农民夜校(毛氏宗祠)、考察农民运动旧址等。1949年10月以后,韶山作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与井冈山、遵义和延安,并列为中国四大革命纪念地。1950年冬天,当地政府及时修复曾在1929年被国民党政府没收而遭破坏的毛泽东故居,开始供民众参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来到韶山感受“太阳”初升时的温暖,聆听韶山人对毛泽东种种传奇的种种诉说,追寻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点滴事迹。这种炽热的虔诚,汇成了崇拜的大海,也汇聚起“红太阳故乡”熙熙攘攘的人流。1954年2月6日,《人民日报》的一则报道记述了当时“红太阳故乡”热烈的景象:
  春节的韶山,洋溢着愉快、热烈气氛。各地的职工和干部都趁着春节休假到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故乡,有的是从北京等地远道而赶来。2月3日到5日,虽然细雨夹着雪点,天气寒冷,到韶山的人仍是络绎不绝。湖南省公路运输公司每天开出很多包车,有些单位给职工开出专车,湘潭汽车站每天一发出三四次加班车,才勉强满足了旅客的要求。据初步统 计,三天内到韶山的有200多单位和职工,共3000多人。
  到韶山的人,一下车就赶去参观毛主席的故居,大家静静地听着工作人员讲解,做着记录,大家对毛主席少年时代工作和学习过的地方,都长久留连,洋溢着深切的敬爱。有很多人把毛主席故居的秀丽景象用写生画画出来,不会画的就画出大致的形势图,连房中的陈设都画出来。中央交通部干部李统元说:“这样,我回北京以后,才好向没有来的同志报告。”大家也都怀着崇敬的心情,交谈着毛主席少年时代的故事,而且深深地为那些故事所感动。如二四八技工学校的几十个学员在参观毛主席故居,听了毛主席少年时代的故事以后,就写下了自己的誓言:“保证搞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所有的精力。”很多人都说要搞好工作,才不愧做一个毛泽东时代的人。
  韶山,宛如初升的太阳,越来越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辉。随着千百万人迎着“太阳”走,韶山逐步迈上中国政治的“神坛”,成为人们心目中名副其实的“太阳故乡”。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为革命圣地的韶山,日益成为众多画家进行山水写生的主要表现对象。无数画家们耗费心血和笔墨,创作出数量众多、风光不一、充满诗情画意、使人耳目一新的韶山画作,从而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增添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论题。在这股自发的历史洪流中,傅抱石身先士卒,两度来到韶山写生,以“一种宽阔、高大、雄伟的画面格局,创造了一种浓郁、繁盛、谨严的审美风格”,表现了毛泽东故乡的全景,成为较早从事“韶山”创作的实践者和风气的先行者。
  韶山毛泽东故居
  创作缘起
  1959年6月6日,傅抱石应湖南人民出版社之邀在湖南群众艺术馆馆长周汉平、韶山招待所所长赵伯秋和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段千湖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韶山写生作画。他不仅游览了韶山八景,还参观了许多与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相关的遗迹,尤其是对以毛泽东故居为中心的自然环境,诸如背后的韶峰、毛泽东少年时游泳过的池塘、劳动过的水田、读书处和毛震公祠等都做了仔细观察,认真勾画不同角度的草图,以速写记录的手法收集创作素材,可谓全力以赴。“
  经过3天的实地考察,傅抱石对韶山形成了一个比较感性的印象,对构思“韶山全景”已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由于韶山是一个山谷地区,周围都是高山,而几处重要的建筑物如毛主席故居、毛主席第一次读书处及游泳过的池塘、晒谷坪,比起“韶山学校”、“韶山招待所”来,在形象位置上,假使自然主义如实的描绘,无疑画面上后者会占着绝对重要的位置,这样,“韶山”的重点就不容易突出,只是无动于衷地把这些东西罗列出来。
  我初步想,这幅“韶山”全景只突出两个地方,一个是毛主席的故居,另一个是韶峰,其他都准备处理在次要的位置……
  左边作为中心的(也是全画的中心)毛主席故居,位置得最高,比较突出,向右,通过一大片松林(着重刻画了主席幼年爬过的几株俯仰多姿的老松)就望见苍翠欲滴的“韶峰”,在公路的前伸地区,通过一座牌楼,设置了“韶山学校”、“韶山招待所”、“邮电局”、“文化馆”和“韶山人民公社”(毛氏宗祠)……若是站的远一点,一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故居和韶峰,大致符合了大家最初的要求。草图上本来还有“气象观测所”和“幼儿园”,为了不致太琐碎,下笔的时候大胆地把它们割爱了。
  ——节录自傅抱石《在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作画小记》
  6月10日,傅抱石在设计草图的基础上开始落墨,两天后基本绘制完成《韶山图》卷,近似焦点式满构图,其色调、墨调及亮度的定音、定位,墨色交融,树木葱茏,以低调的偏银灰墨色、淡赭和淡绿调性,造足了和暖温馨摇篮之诗意般的宁静气氛,冲和宁静的主调中蕴涵着丰富的层次。除了几处大块留白外,画家在大面积渲染的同时,注重色与墨的轻重与厚薄的处理度,屋宇、远山、松林无不整而透、透而松、松而翠,浑厚处顿生微妙与空灵,虚实、浓淡,笔墨处理浑然天成,气势开阖有度,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极富温润隽永的人文气息和生趣盎然的质朴情感。
  随着韶山图的公开展览和正式出版,傅抱石的韶山图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传播,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发挥着相当的示范意义,为当时的许多画家开启了一个挖掘新题材的思路,引发了后来众多山水画家表现韶山的热情,同时也昭示着1960年代山水画新兴美学趣味的崛起,成为现代美术史上一个极有研究价值的讨论课题,亦是傅抱石的骄傲和艺术发展新阶段的起点。不久,傅抱石应邀到人民大会堂创作了《江山如此多娇》这一巨幅名作,创作意义陡升。从韶山到北京,对于傅抱石来讲是一段走得很快很顺利的路程,亦是将其艺术创作推向新的里程碑的路程,更是确立他在中国绘画史上地位的路程。
  1959年6月25日,也在傅抱石韶山写生的数天后,毛泽东回到阔别三十二年的故乡韶山考察,接见召开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社会生产、生活情况的汇报和意见,成为当时轰动的时政要闻。其间,擅长诗词的毛泽东吟作《七律•到韶山》表达了自己回家乡的心情:“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对于毛泽东的故乡之行,各大报刊、媒体都做了大篇幅的重点报道。无疑,毛泽东回韶山在当时的政治情境下引发了1949年以后第一波“韶山热”,刺激、助长了后来美术界的韶山图创作的热潮。当时,许多画家开始普遍关注中国画中的韶山题材的开发。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七律•到韶山》是毛泽东抵达韶山后的次日晚深夜吟成初稿。后来,随着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的修改,傅抱石也及时修正,接二连三地创作韶山图景。其实,自《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正式出版以来,傅抱石在1964年初一直忙于毛泽东诗意画的经营,集中创作了近二十件诗意画作品。特别是1964年8、9月间,为了迎接国庆十五周年,傅抱石以毛泽东诗词三十七首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的大幅诗意画,譬如《芙蓉国里尽朝晖》、《乾坤赤》、《虎踞龙盘今胜昔》、《登庐山诗意图》等,以供各种展览。本幅《韶山诗意》就是傅抱石才华在艺术生涯巅峰时刻的最杰出呈现,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体现出重要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乾坤赤 南京博物院藏
  周小舟同志陪毛泽东同志回韶山
  傅抱石书韶山诗意
  毛泽东手书-到韶山
  艺术丰碑 笔墨新章
  就绘画的特点而言,以毛泽东故居为主要景点的韶山,比较难于画面的安排。如何取材,成了画家描绘韶山的第一步,也令画家伤透脑筋。“因为画韶峰最低的要求是画出来只能是‘韶峰’,而不能是别的‘峰’。”选取指示性的典型景物元素便成为画家构创的关键。
  毛泽东故居位于韶山冲上屋场,坐东南,朝西北,面水背山,是一栋颇具江南山村特色的湘南农舍,土木结构,泥砖青瓦,呈“凹”字形。这栋普通却又承载特殊意象的建筑物,成了一代画家耗费无数心血的图像符号。纵观历史,20世纪中后期的画家创作“韶山”无一例外地选择“毛泽东故居”作为画作的第一要素。
  与毛泽东诗意画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不同的是,由于强调客观存在性,怎么处理革命圣地图式,成了画家们绞尽脑汁和费尽心思的首要问题。正如傅抱石所担心的,画家最起码要做到,笔下图像是某一特定的圣地图景,而非其他风景名胜,令人一览便知。于是,画家们时常在绘画作品的表现中,安排一些标志性的符号,譬如画韶山选择毛泽东故居、画延安选择宝塔山,画井冈山选择纪念碑等特定符号,以点明意象,而精神内涵着重刻画革命圣地所赋予的崇高庄严,就像关山月在其《井冈山》画集的序言中所说:“怎样去歌颂这个革命圣地的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怎样去描绘这些高山大岭、这些最美最美的秀丽山川?怎样去体现出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开端?”因此,画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对秀丽山川的表现体现出符合当时社会政治需求,做到政治与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这一前提下,画家们的任务就是努力提炼出概括性的笔墨形式,使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这种题材达到完善的结合。这种创作如同科举考试的命题作文一样,持续了将近30年。
  傅抱石《韶山诗意》 基本是写实性的,近似焦点式满构图,其色调、墨调及亮度的定音、定位,迥然有别于往日的作风。全图墨、色交融,满目青山,树木葱茏,以低调的偏银灰墨色、淡赭和淡绿调性,造足了和暖温馨摇篮的气氛,如同呈现出一部交响乐的主题。而且,在冲和恰静的主调中,蕴涵着丰富的层次,除了几处大块留白外,傅抱石在大面积渲染的同时,注重色与墨的轻重与厚薄的处理度,屋宇、远山、松林无不整而透、透而松、松而翠,浑厚处顿生微妙与空灵。
  为了表现新气象,傅抱石运用了韶山写生中的绘画语言,淡雅的青绿色下孕育着勃勃生机,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山区美景,小溪、梯田、农舍、学校、牌楼以及机关、招待所、毛泽东故居,生动地呈现出“日月换新天”为主题。比较而言,或许有了数次的实践经验,傅抱石的创作韶山图景显然已经成熟。无疑,《韶山诗意》是傅抱石韶山诗意系列中一件的佳作,从浅浅的溪水、绿色的耕田到远景的韶峰都由实景写生而来。画家将这平凡的景色纳入自己的视线,运用自己的笔墨技巧,赋与了作品以感情的色彩。如用浓墨写出枝叶纷披的近景,以淡青和草绿渲染的农田,乃至淡墨挥写的青山如黛的近景,郁郁苍苍,层层叠叠为画面增添了无穷的抒情气韵。特别是荷锄行走阡陌的农夫,似画龙点睛,充分营造出“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意境。
  曾经关注过西方美术的傅抱石在对景写生中力图表现直观视觉感受,适当吸收“西画元素”,在着重写实表现时融入了“西画因素”,以弥补传统中国画的若干不足,构造出了开阔的物理空间,在构图、敷色方面以崭新的、地道的笔墨形式,完成了对自然景物形与神、光与影、色与墨、虚与实、质与文的高度融合,从而最大程度上拓展了观众的心理空间。尤其就视觉心理而言,图中那些体会入微的茂密景象充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大大加强了视觉经验的亲切感,拉近了绘画与生活的距离,也实现了特定题材的政治内涵。显然,这种表现方法比其他画家的画作更胜一筹,也令他人望尘莫及。“我们知道,笔墨原是受制约(发展)于表现形式的,而表现形式又从属(服务)于主题内容,几千年来中国绘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不正是这样的么?”“笔墨当随时代”,在傅抱石手下已不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
  傅抱石的《韶山诗意》脱离了写生层面而进入主题创作,比较成功地完成了从一般山水向一种特定山水的转移,那就是“领袖故乡的山水”。傅抱石极其和谐地融会了中国山水画传统与西画造型元素,表现出一种与韶山领袖“精神”相吻合的清新、浓郁的鲜明风格和特定意境,实现了视觉语言、文化结构、审美趣味与时代题材的有机融合。
  傅抱石罗时慧在《韶峰耸翠》前
  《韶山诗意》局部

※1147

傅抱石(1904-1965) 韶山诗意

纸本立轴 1964年作

款识:一九六四年九月,傅抱石敬写于南京。
钤印:抱石私印、甲辰所作、不及万一
鉴藏印:虚怀斋收藏印
展览:1.“傅抱石百年大展”,台北国父纪念馆,2004年12月15日-2005年3月28日。
2.“河山万里—金陵画派重要作品展”, 2010年5月5日-12日。
3.“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展”, 2010年11月3日-11月8日。
出版:1. 《傅抱石的世界》P436-437,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
2. 《虚怀斋藏中国书画精品集》P104,2010年。
3. 《新金陵与海上名家精品集》P3,2010年。
著录:1.《傅抱石年谱》P30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傅抱石艺术研究》P134,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
3.《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毛泽东诗意画创作》P77,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4.《傅抱石年谱》P467,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年。
FU BAOSHI CHAIRMAN MAO’S POETRY OF SHAOSHAN
Hanging scroll, paper 1964
69×92 cm 27 1/8×36 1/4 in 约5.7平尺
估价待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