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稚柳 晴窗揽胜
XIE ZHILIU SUNNY WINDOW RANGE
谢稚柳的绘画艺术取法古远,眼界宽广,在当时的画坛中甚为罕见,尤其是作于20世纪30 年代至70 年代的全景山水与工笔花鸟,包括60 年代末始创的落墨花鸟、山水等,造型严谨,笔墨精妙,精工典丽而恢宏沉着。
谢稚柳在山水上师法李郭,他自身“秀”的秉性与文的滋养是取法李郭的成因。同时李郭画派的画法完备,技法丰富,又是谢氏取法的一个原因。画面中的中景山头,卷云皴法,造型颇似李成。而远山的处理又酷似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彩墨淋漓。可以说在山水上谢稚柳对李郭这派情有独钟。
青绿山水较之水墨山水自然更显得“灵秀”,树石先稍作勾勒,然后施以赭石色打底,再用赭墨、汁绿等分染,染出山石的阴阳向背,接着罩以石绿、石青,最后用墨提醒。难在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墨与色相得益彰。而细观画面,由于是谢老的晚年作品,所以墨线的笔力、节奏等都显得有些迟钝,在染色上也较之以往的青绿山水淡薄,但整体非常和谐,淡则透出雅,薄则显得透。
整幅画面用平远法,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层为丛树与近处的坡石,第二层为屋舍掩映,山峦起伏,第三层则是远处的远山与江景。满满一幅,毫无充塞感,相反却是空谷有清音,林密起松风。而在丛树处理上独有用心,虚实相生:其一,左右两侧的树以点叶法为主,勾叶法为辅,正是这两棵勾叶的树起了重要的作用,以虚带实,使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树产生了前后的空间感;其二,近处的大树与中景处的丛树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姿态万千,后者郁郁葱葱,遍布整个山峦,从而增强画面横向的走势;其三,近景处的一株朱砂红树与周边汁绿、三青、墨青等冷色调形成鲜明对比。由是可见,大师出笔必是非凡,仅在树法上都能作出如此文章,何况其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