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苦禅 双鹰
LI KUCHAN DOUBLE EAGLE
李苦禅的画面和语言总是那么的震撼人心,无怪乎齐白石如此喜爱李苦禅,夸曰“众皆学我手,英也夺我心”,预言“白石后笔墨当推苦禅”。
李苦禅写意花鸟的主要题材是鹰、鹭等题材。他曾说:“虾、小鸡、蟹都是齐老师常画的,早已创出了自家面貌,若再跟着画,就脱不开他,创不出来了。”因此,从题材上他有意识的不重复老师。齐白石的题材多是农家风物和南方花木,他们寄托了齐白石对农家生活的思念。而李苦禅的题材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诚如此幅《双鹰》,自然含蓄中蕴含阳刚之气。体现出坚贞不屈的品格。李苦禅的名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因此他画鹰多为“静态”,雄鹰立于山颠,蓄势待发。画面上两只威猛的大鹰栖息在高耸的崖石之上,一棵巨松郁勃苍劲,天矫如龙。鹰的利爪宛如钢钩紧扣崖石,且都有着不怒自威的凛凛神气。苍鹰的喙如同利斧,虽用墨不多,但似乎闪现着冷冷寒光,整幅画却显得端庄素雅、沉稳平和。两只雄鹰浑身浓黑,如同钢铁铸造成的雕像,翅膀上留出的几点空白为这些“雕像”增添了许多灵动与自然。
《双鹰》这幅作品创作于1962年春节,是为馈赠同道友人之作。上款人邹雅,原名亚民,又名大雅,江苏省无锡市人,版画家、山水画家,中国美术协会会员。青年时代在上海出版界工作,解放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1973年调任北京画院工作。《双鹰》创作当年,潘天寿书画展于9月30日至10月21日在京举行,展览期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行了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除了叶浅予、秦仲文、吴镜汀外,就有李苦禅和邹雅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