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昌硕 篆书“信”
WU CHANGSHUO CALLIGRAPHY IN SEAL SCRIPT
吴昌硕的篆书,甚得益于《石鼓文》的反复研习。其在六十五岁时自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中晚年后,吴昌硕临写《石鼓》渐渐“离”形而传神,参以隶书,楷书以致草书的笔法倾向愈加明显。而其书写的小篆,也大有“任情恣性”之感,逐渐形成了此幅作品在这种特有的美学特征。
此幅作品中的书写用笔,是完全的中锋,表现了文人“守中”的正气,在圆转曲折中透出种力度,柔韧而不失于软弱,流畅灵动而没有丝毫的张狂。其笔画具有强烈的“墨气”,作者在书写时蘸墨饱满,下笔酣畅,因此在起笔处出现较粗的“头”。在笔画紧邻处,还出现里因墨渗融而笔画有些许粘连的现象。在吴昌硕擅长的篆,隶,楷,行,草诸体书法中,行草成熟最早,应用也最为广泛。从此幅作品的题跋可以窥见,其行书收放自如,润燥相宜,有排山倒海之势。吴昌硕的行草早年受帖学影响,四十岁左右逐渐掺入篆书笔意,七八十岁以后便形成此幅作品中这种篆,隶,楷,行,草各种笔法溶于一炉,雄浑苍劲,恣肆老辣,自家风貌已臻成熟,达到孙过庭“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