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 杂画册
HUANG SHEN VARIOUS SUBJECTS

黄慎创造性地以草书笔意入画,在当时商品经济浪潮中,以世俗人物和民间传说等题材的描绘来表现世俗中的美,形成了不较拙工、纵横捭阖、笔墨肆逸的大写意绘画风格,创造出一种介于文人画与民间风俗画之间的绘画笔墨新样式。 黄慎以画师终其生,以卖画养家,以写真起手,以人物画起家,推及山水、花鸟,以工笔画入手转向写意画为主,以数出数归和作画、写字、读书的交替并进方式砒砺学业,长期坚持生活体验,严格进行技巧磨练,努力加强文化修养。齐卓《瘦瓢山人小传》山人尝言:“予自十四五岁时便学画,而时时有鹊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予画之不工,则以余不读书之故。于是折节发愤,取《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杜韩五七言、及中晚李唐诗,熟读精思,膏以继暑。” 册中数开,题材涵盖人物、花鸟、山水、诗文、狂草书法,可谓是黄慎绘画技艺之全面展现。东坡玩砚、蠡湖沽鱼、裴晋公相面等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展现明代一派繁荣的市井风俗景像。 黄慎传世人物画最多,就题材而言,以描绘历史故事为多,有陶渊明、苏东坡、韩琦、李泌、苏武、老子等人;民间故事的有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麻姑、黄石公、壶公、钟馗、天官、判官、寿星、南极星君、关圣、钟馗等。少年时就以能成为文人画家为自己的最高理想。郑板桥在《绝句二十一首》中记述黄慎“七闽老画师,身怀绝艺,深恐失传,故以二十八字标其梗概: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情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不难看出黄慎较与一般意义上的文人画家的不同之处。

※921

黄慎(1687-1768) 杂画册

纸本册页(12开) 1756年作

款识:1.十斛明珠岁億金,坠楼始信结同心。只今千载魂何处,冷雨梨花夜夜深。
2.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榖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全德,或全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3.夜雨寒潮忆敝庐,人生只合老樵渔。五湖收拾看花眼,归去青山好著书。
4.绳床踏璧在吾题,富贵从来不可齐。昨夜折归香国种,笑看唤出桶中妻。折静慧与牡丹。
5.忆昔蠡湖上住,湖边尝泊舟无数,舟中有女正少年,皎若芙蓉沐朝露,照影无言只自怜。自怜欲倩谁调护,春花春柳处处同。十五十六闲教庋,清晓黄昏风月佳。生来惯逐双飞鹜,朝来又唤打鱼围。打得金鳞喜正肥,亲手携将市上去,卖钱买得胭脂归。爱他吴女梳妆好,也学轻妆螺黛扫。妆罢舟横理棹忙,绿云香雾飘银塘。河洲忽听关关好,惟赋周南第一章。
6.松门开石镜,曾照几人过,山爱芙蓉面,驹怜白玉珂。一肩担雨雪,半世老风波。何日能归去,结茅衣薜萝。
7.扑树湾头归路斜,门临绿水柳全遮。晴抛屋角青梅子,风掠城濠淡竹花。
8.芙容为帐欎金堂,冷落流苏百和香。额角有伤求獭髓,县门无日化鸳鸯。软风委地春花晚,明月当天绣户凉。一自萧郎相别后 舞衣闲叠合欢床。春风吹遍内人家,空驻门前卫阶车。筝闇下皆银指甲,歌声犹记玉台花。无情谁定多愁绪,漫道相思应物华。试问姑苏茅草色,美人曾羡浣溪沙。谁似卢家有莫愁,敛眉知汝独怀忧。朝朝暮暮冬青树,雨雨风风杨叶洲。音澈银河摇凤尾,芳归珠帐授龙头。空嗟秋水伊人迹,复得相从一溯游。覆射分曹错酒筹,湘云楚雨照嘉楼。蓬莱不见青鸾作,渤海空怀白帝秋。漫鼓湘灵哀锦瑟,爱他丽玉引箜篌。文君自失求凰操,难写芳心叹白头。
9.独有清溪上,环看面面山。野鳬回涌曲,秋卉向人闲。洞口朝归去,松门夜不关。会心多胜事,流水响潺潺。
10.也爱逃禅学达摩,未能解脱谛形模。重台欲借东篱度,五朵终怜童子絇。
11.裴晋公质状眇小,相者不以为贵,公然其言也。有香山寺还带之后,一日相者复见公,声色顿异,惊曰:此有阴德及物,前程万里,非人所知也。公后位极人臣,名震于天下。
12.骑驴踏雪为诗探,送尽春风酒一甗。独有梅花知我意,冷香犹可较江南。乾隆丙子大章月写,癭瓢子慎。
钤印:黄慎(8次)、恭寿(8次)、黄(3次)、慎(3次)
鉴藏印:太古孙氏家藏、卫阳道孙阜昌珍藏印
备注:孙阜昌旧藏。孙阜昌(18-19世纪),山西太谷人,字近居,号白石傻子。斋堂为养正楼、淡泊明志轩。尝自辑《养正楼印谱》,存世有《孙氏养正楼福禄寿印谱》。
HUANG SHEN VARIOUS SUBJECTS Album leaf, paper 1756
25.5×35 cm×12 10×13 3/4 in×12 约0.8平尺(每幅)
RMB: 800,000-1,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