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 临适得书、差凉二帖
WANG DUO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王铎幼承家训,十三岁在家塾读书之时,始习《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自此之后二王一直是王铎终身师法的典范。于二王之外,王铎最为推崇米芾,从他崇祯十六年他见到米芾《吴江舟中诗卷》后的激动情形可窥一斑:“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模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除此,王铎遍临历代诸贤,借古开今,演绎了一番风格鲜明,个性强烈的历史新风尚。
王铎行草书的风格可分为两期,在他四十岁之前,深扎于二王之中,四十岁之后渐具自家路数。此轴临于清顺治六年,时王铎五十八岁,已具个人面貌。王铎博古好学,一生孜孜不倦地攻研《淳化阁帖》,常常将古人盈尺信札临成丈二条幅,甚至不依原帖内容将几个帖子杂糅一起,虽文不可卒读,然气势撼人,给人更为纯粹、更为直观的书法表现力。其用笔精微深入,结字、章法、墨法丰富变化,在这一点上他是超越前人的,使得有明一代的书法形式美得到了深入挖掘。
此作是王铎临王羲之手札之作,正是他惯用的临帖手段,笔力惊绝、大起大落、浑厚华滋,更以其笔走龙蛇、一泻千里之势,将草书的表情达意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空间所具有的出色敏感度在这幅作品中表现的比较彻底,行间空间在他草书中成为充满灵性的音符,变化多端而不失控驭,偶尔漫不经心地穿插而后又飘然远举,形成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王铎曾在自己的草书卷后题跋曰:“用张芝、柳、虞草法,拓而为大,非怀素恶札一路,观者谛辨之,勿忽。”
启功先生曾赞王铎行草书曰:“破阵声威四海闻,敢移旧句策殊勋。王侯笔力能抗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可谓的评。

※1031

王铎(1592-1652) 临适得书、差凉二帖

绫本立轴 1649年作
释文:适得书。知足下问。吾欲中泠。甚愦愦。向宅上静佳眠。都不知足下来门。甚无意。恨不暂面。王羲之。差凉。君可不。今日寔顾不迟。面力知问。王羲之。
款识:己丑冬月,王铎。
钤印:王铎之印、青宫秘史
鉴藏印:曼盦墨缘、区绍祥心醉
题签:清王铎觉斯草书。
钤印:正心诚意斋藏、汉功珍藏
WANG DUO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Hanging scroll, dama.sk silk 1649
190.5×54.5 cm 75×21 1/2 in 约9.3平尺
RMB: 1,800,000-2,000,000


匡时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