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 漆书《鹤赋》
JIN NONG
CALLIGRAPHY IN CLERICAL SCRIPT

漆书《鹤赋》为金农难得一见的书法巨制,在作品的最后,金农郑重其事的写道:“余年七十始作渴笔八分,汉魏人无此法也。康熙间金陵郑簠虽擅斯体,不可谓之渴笔八分,一时学郑簠者,更不可谓之渴笔八分也。乾隆戊寅六月三日,七十二翁杭郡金农记”。看来金农对于自己这种极富个性的新书体也是极为自负的,“渴笔八分”正是他为这一新书体的定名。“渴笔”用墨极焦而时露飞白者,而关于“八分”书的定义,则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其实金农所骄傲的并非摹古,而是出新,虽出新而不失古意,则并汉魏人也不在话下了。
此作墨色淳古,行笔一反常态,横画加重,竖画写轻,一如刷字,行笔的涩势极为明显。在各别字得最后一笔上,金农有意将笔画拉长,气势澹宕,也加强了通篇作品的节奏感。这种新奇的笔墨效果,无疑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在字与字之间探求品味,体会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视觉享受。貌似生拙高古,实在是大巧若拙,这种及其“前卫”的表现方式,因为金农所具备的审美修养被界定在高古的格调上,使得其字醇厚隽永,具备了永恒的品质。金农曾自谓:“余近得《国山》、《天发神谶》两碑,字法奇古,截毫端作擘窠大字。”他大胆地继承和发展了汉碑的特点,简化笔法,使其书线条率真、质朴,舍去了提按顿挫及运笔使转的传统技法,因而秉性外露,毫无做作之感,故书中每露隶意,用笔虽扁平方拙,但粗细正侧颇具变化,在中国书坛,一枝独秀,生面别开。
郑板桥在诗中赞金农之书:“乱发团成字,深山凿出诗。不须论骨髓,谁得学其皮?”。吴昌硕曾谓金农书:“禅语灯前粥饭,天游笔底龙蛇。香色最宜供佛,凭渠浩劫虫沙。下笔一尘不染,吟诗半偈能持。”齐白石谓金农书曰:“想见毫端风露,拈来微笑迟迟。读书然后方知画,却比专家迥不同。删尽一时流俗气,不能能事是金农。”能令这几位大师心折的金农书法,自然更值得我们珍视,学习。

※859

金农(1687-1763) 漆书《鹤赋》

纸本立轴 1758年作

释文:鹤二年落子毛,易黑点。三年产伏。复七年羽翮具,复七年飞薄云汉,复七年舞应节,复昼夜十二时鸣中律。复七年不食生物,大毛落,茸毛生,乃洁白如雪或纯黑,泥滓不能污。是以行必依洲渚,止不集林木,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故寿不可量。百六十年雌雄相视而孕。千六百年饮不食。鸾凤为群。有圣神在位,则与凤凰翔于甸。
款识:余年七十始作渴笔八分,汉魏人无此法也。康熙间金陵郑簠虽擅斯体,不可谓之渴笔八分,一时学郑簠者,更不可谓之渴笔八分也。乾隆戊寅六月三日,七十二翁杭郡金农记。
钤印:金农印信、金氏寿门
鉴藏印:吴湖帆、吴氏梅景书屋图书印、至圣七十二代孙
题签:金农渴笔八分书《相鹤经》条屏。钤印:慧珺
著录:《吴湖帆文稿》P1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
备注:1.吴湖帆旧藏。
2.周慧珺题签。
JIN NONG CALLIGRAPHY IN CLERICAL SCRIPT
Hanging scroll, paper 1758
190×60 cm×4 74 3/4×23 5/8 in×4 约10.3平尺(每幅)
RMB: 4,000,000-4,500,000


匡时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