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明--长江颂

《长江颂》为亚明20世纪80年代在太湖近水山庄,前后历时6年所作。画卷全长1667厘米,描绘了从长江源头到入海口沿线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作品大致分七段:第一段:绘长江发源地,山石险峻,多用淡墨皴擦,表现山头白雪皑皑,此处水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第二段:江水在高山峻岭间奔淌,山势高且水流崎岖,山石线条较方硬,略施赭黄,表现了高原气候,有"众鸟高飞尽"之意。第三段:江水奔腾,此段水路渐宽,水势渐缓,山石依然壁立千仞,藏隐于云雾之间,山石描绘多用湿笔并点墨苔,进而略施石绿,生意盎然。第四段:此段江面平静,若干民舍、渔船立于水边,江边沙渚上水草茂盛。画面下方山丘一侧梯田错落而置,另一侧垂柳依依,树木葱郁。第五段:此段绘沿江顺流而下至荆州水段,其左侧取山腰以上景色,高耸入云。山间有泉水飞泻而下,江面较为平缓,有水鸭成群浮于江面。中部山石左侧断崖立于江面,右侧用浓密的墨线描绘树木,山下村错落而建,隐约可见农人劳作。视线右移,可以看到江岸两边很多待开发的土地和工厂,万象更新,跨江大桥横跨两岸,极有气势。第六段:此段主体为江边南京紫金山,山间樱花盛开,山石淡墨皴擦,罩以石绿,古寺、小亭、石塔隐于江南烟雨之中。第七段:此段为长江入海口,水面平阔,各类船只往来于江面之上,岸边农田如棋盘,热闹祥和。

亚明在青年时代便立足于江苏画坛组织和领导者的位置,"新金陵画派"的形成和发展与他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1957年亚明受命筹备江苏省国画院,聘请了全国各地二十余位有成就的国画家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很快便有佳作问世,第二年举办了首次"江苏省国画院画展"。1960年江苏国画院成立,当年9月份亚明与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跋山涉水二万三千余里,进行写生创作和探讨。次年五月在北京以此次写生作品为主体的"山河新貌"开展,取得空前的成功,好评如潮,这奠定了中国画创作在新的时代重视在外写生的基调。文革以后,亚明出访巴基斯坦、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大大地开阔了自己的艺术视野,并在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方举办展览,备受好评。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亚明多沿长江写生,创作了不少和长江题材有关的作品,1989年之后更是半隐居于苏州太湖之滨的"近水山庄",潜心创作,留下大量精彩作品。

长江与黄河并称为中国的"母亲河",这一全长6300多公里的亚洲第一大河,常常成为很多诗人、画家笔下的创作题材,音乐、舞蹈、影视作品中也多会出现。所以这一主题的山水画是中国画创作中重要的题材,它是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的符号,又是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来侵略不屈不挠的血性精神的赞歌,同时更是新中国奋发崛起的象征。创作此类题材作品不仅需要画家深厚的笔墨、画面经营功力,更需要画家"胸中有丘壑",必须在涵养、眼界、学识等"笔墨功夫"之外提高自己。传统的山水创作中,通常着重营造"笔墨的山水",以图"观山水于寸掌之间"。新金陵画派的画家将"时代气息"、"历史"、"国家"等内涵引入作品创作中,傅抱石的《待细把江山图画》(1961年)、魏子熙的《天堑变通途》(1973年)、宋文治的《轻舟已过万重山》(1982年),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民族精神,具有一种"纪念碑性"的文化含义。"文革"结束后,我国建设百废待兴,之前在文革中遭到不公平待遇的作家、画家等知识分子满腔热情的投入到国家建设中。1977年,江苏省国画院建制恢复,亚明任副院长,并于同年赴北京使馆创作《峡江图》,参与筹建后来的中国画研究院,并随后多次代表国家出国访问交流。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文化、经济都有了长足的进步,1986年创作完成的《长江颂》,寄托着画家对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期许。

《长江颂》作品引首题款"长江颂",左侧落款"高华阁健碧海上题";钤印有陈氏、佩秋。题款人系陈佩秋女士,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有机会接触大量古代字画。与谢稚柳结为伉俪后,二人常共同创作。1977年9月,陈佩秋女士曾应北京首都机场之邀,与谢稚柳、唐云、朱屺瞻、陈秋草等赴京作布置画。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中坚推动者和组织者,亚明和曾任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文管会副主席等职务的谢稚柳少不了艺术酬和。同时作为那一时代最出色的几位画家,亚明与谢稚柳夫妇更有惺惺相惜之意。《长江颂》为亚明倾注毕生精力之作,画面气势恢宏,笔笔一丝不苟,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又承载那个时代特殊的历史意义,还是亚明与谢稚柳夫妇之间交往唱和的重要见证。

亚明(1924—2002) 长江颂
纸本手卷
款识:长江颂。亚明作。
钤印:亚明之印、草草不工
题签:长江颂。亚明。钤印:亚明画印
引首:长江颂。高花阁健碧海上题。
钤印:陈氏、佩秋
出版:1、《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亚明》P102-109,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2、《中国书画》P30-31,中国书画杂志社,2005年。
备注:1、亚明自题签条。
      2、陈佩秋题引首。
      3、此幅作品为长江写生之作,创作历时六年,为亚明先生最重要作品。
YA MING THE CHANG JIANG RIVER
Hand scroll, paper
引首:33.5×85 cm 13 1/8×33 1/2 in 约2.6平尺
本幅:33.5×1627 cm 13 1/8×640 1/2 in 约49平尺
跋:33.5×102 cm 13 1/8×40 1/8 in 约3.1平尺

RMB: 7,000,000-8,000,000

匡时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