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是吴昌硕作于1916年的作品。据其画上款识,这件作品应为赠予友人祝寿之作。该画绘牡丹、菊花交错而生,茎干篆笔写出,花叶墨线勾勒,再施以石绿或淡墨。近处花卉用西洋红、赭黄等没骨绘出,极为艳丽喜庆,远处花卉则勾勒而出,略施罩染。花卉根部地面则短笔墨点抹出,与画面整体的纵向走势形成对比。作品绘画布局采用对角倾斜构图,作画则从画幅中间落笔,这种布局使画面极具古意,同时又不失现代感,布局疏密相间开合得体,构图饱满并运用书法用笔增加气韵。这种对角线斜造势的章法,往往从左下向右上或从右下向左上取势,花的枝干也作对角线斜取势并且相互穿插交错,在一开一合、一大一小、一刚一柔等对比关系之间,加强了画面中物象的紧密联系并很好的展现作品的整体态势。
吴昌硕花鸟绘画历程漫长。早期以习作书法为主,其早年作品书法工谨,多取古意。中年临摹石鼓文,大大改变了其书法面貌,转为厚重老辣。晚年致力于梅竹、兰石、松菊花卉的写意创作。他将金石,篆刻,隶书,狂草意趣融入绘画中,用笔多取中锋,线条刚劲有力。他的绘画中,多以书法线条和笔法来创作,雄浑有力,显现出磅礴而茁壮的气势。其大写意花鸟画具有凝炼遒劲,朴茂雄健的独特特色。在吴昌硕画中,可以看到其所作花卉笔墨雄健烂漫,气势豪迈,设色浓郁明丽,古朴斑斓,借鉴海派赵之谦等人对民间颜色的探索,大胆的使用西洋色料,与书法笔趣交相辉映。画面中的花草不为物象所拘,一任纵笔挥写,既高古厚重,又神采飞动。观《国色天香》能深刻体味到笔墨中"笔力扛鼎"、"力透纸背"之真义,其老到的笔墨功力实为古今罕见,令人击掌。
上海作为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十九世纪中期便汇聚了各地的艺术家,因为这个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开放性,各种艺术风格和创作类型都有了自己的土壤。早期的赵之谦、任伯年便对传统山水画进行改造,引入碑学所具有的雄壮,同时大胆的使用民间色彩,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特点。吴昌硕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绘画传统。1916年冬日,吴昌硕曾经作了同样题材的画作,画上题跋:"耳聋躄足出无车,身闲乃画富贵华;燕支用尽少钱买,呼婢乞向邻家娃。三农世讲属画,七十三叟吴昌硕。"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吴昌硕都真率而可爱,骨子里不变的是传统文人的志趣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