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云-丰收图
唐云艺术中的飘逸之气,不是远离尘世的寂寞,而是雄伟粗犷的巨响,是“墨激长松十万株”的动人气概。每当作画,他都感到“胸中浩然之气勃勃从十指间出也,任凭天地之大,缩之尺幅之间,可与识者共赏”。唐云的艺术旷达而无霸气,没有不凡的傲气,使人感到它的可亲近、可相处,来自生活又长驻于生活。
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中国画坛,“革新”的口号响动神州大地,人物画工农兵,山水画革命圣地和建设景象如铁路、公路、水库、梯田等皆入画面。唐云《丰收图》创作于1961年,是其对“新题材”和“新思想”的探索。这一年风调雨顺,太平祥和,53岁的唐云精神弥满,经验丰富,笔锋健硕,作为一名体制内的画家,他寻求新题材,表现新思想,创作了具有时代风格的作品。画家以热情洋溢的色彩,豪迈舒朗的线条营造了这幅表现现实农田丰收的图画。在金黄色的田野上,画面前方一位农民正在收割,远处是一群青年意气风发,他们背着行囊,拿着地图,正在朝着希望的田野前进。稻田占据了大半画面,图中稻田以这时、土黄等点染而出,色彩的冷暖与饱和度次第变化,丰富而有层次感,质感强烈,立体感突出。在某种意义上,艺术是时代的折射,尤其是人物画,因为人物画自身就带有很强的社会功能性。唐云的人物形象以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形象为参照,他热情奔放的性格与他塑造的动态的人物形象相得益彰,皆表现的积极向上,以红色渲染面部,与画面的整体气氛相吻合。他对现实充欣喜、希望,在此幅《丰收图》中,他不是寻求慰藉与补偿,而是从发自内心地对新时代图景进行描绘,而是用艺术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乐观、热情是此幅作品的艺术主调,在浑厚拙朴,给人以充满信心之感。
从唐云的作品和他的见解中, 人们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待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唐云作品的艺术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这种态度和精神上。唐云常常强调创作要尊重自己的感受, 在技法上,他也常作夸张、变形的刻画, 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但他的脚跟始终是牢牢站在坚实的传统土地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