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俨少-松荫抚琴图

陆俨少凭借扎实的功力、深厚的学养、创新的精神,融会变通,创造出了为世人所称道的“陆家山水”,被李可染称为“画到了自由王国的境界”。陆俨少八十岁前后,从古典中全面突围,完成后期变法,重塑自我,进入了新的表现层次。勾云、勾水、大块留白、墨块等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技法是其独特风格的成功创举。《松荫抚琴图》创作于1984年,是陆俨少山水画集大成时期的佳作。

  《松荫抚琴图》描绘了典型的文人画题材,所绘自山脚而至山巅的高远构图。图画源水流而起,也以水为主线贯穿全画。近处河流蜿蜒依山远逝,树木成荫芳草鲜美,由近及远,有扁舟休憩,勾起了欣赏者寻找船主人的思绪。山腰处有空中楼阁点缀其间,山间美景尽览其中,何不命为望川亭。有高士萧然而卧,抚琴而歌。林泉赋诗随风起舞,渐有些翩翩欲仙了。行到水穷处,能看云起时。追溪而往,是如梦如幻的仙境。山顶云雾缭绕,山之景色若隐若现。陆氏表现的是古典文人的情怀,但在表现的内容技法上却有所突破和发展。

  此画中所作林木,尤不可辨其姓名,然郁郁乎风神哉。画风磅礴豪迈,构图繁密,云烟飘渺处才显现画的留白,展现雄健浑厚老辣的风格。色彩较之前代的文人山水画更绚丽。着色不拘泥于细腻的涂抹,而是写意的勾染,所以树冠的色彩呈现块状的分布。着色也不只于墨、赭、青间,大胆的涉入暖色调。墨的应用在他的画作中表现的更具趣味,不仅是作为景物的勾勒线,而是以此为手段来表现景物的厚重感和真实感。山腰用墨渲染其边缘,山巅用墨铺染山体,表现山之高远。近处的山石树木也以墨色来表现阴影,墨的作用由色彩扩展到空间的表现。笔的意味在此画中表现的也较为明显,以骨线为主,趋向更符号化装饰性。“切杀”的用笔和稚拙的浑然是一种老境的自然流露。 这幅作品正是“石气晚霞笼薄赭,松光寒翠入青冥”意境的写照。

  《松荫抚琴图》最妙处在于云水。云是弧形带圆,水是弧形带扁;云势氤氲,曲然而生,线条简练;水则潆洄曲折,或奔或咽,线条故繁。水流盘曲,用笔繁细;云色混茫,用笔粗简。故云水相植,厘然判别,既不相混淆,又映带呼应,相映成趣。绝妙的画云水之法,形成了画面极富生气的动态之势,诸般景物鲜活异常。咫尺画面,让人浮想联翩,显示了“陆家山水”的独特魅力。

  这幅《松荫抚琴图》给人一种清新隽永、古拙奇峭的感觉,层峦之间郁勃之气回荡其间,散发着行云流水般的意气,近视远看均有一番别具一格且引人入胜的景象。整个画面,阴阳虚实对比强烈,结构简练;重山复水层层推远,境界阔大。《松荫抚琴图》可谓是是陆俨少神妙毫端、出神入化之境地的绝代佳作。

陆俨少(1909-1993) 松荫抚琴图

纸本立轴 1984年作

款识:石气晚霞笼薄赭,松光寒翠入青冥。甲子五月,陆俨少画。
钤印:陆俨少、宛若、嘉定、晚晴轩、甲子七十六岁
LU YANSHO LANDSCAPE
Hanging scroll, paper dated 1984
137×68 cm 54×26 7/8 in 约8.4平尺

估价:RMB 2,5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 3,565,000

匡时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