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 清漓石壁图
LI KERAN LANDSCAPE

对于中国的山水画大家来说,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块“洞天福地”。彼时彼此的山水不仅唤醒他的灵感,他也通过笔墨赋予山水在世人面前一种新的生命,二者由此相互映照走进中国山水画史,风标独立,就像陆俨少之于雁汤山、青城山之于张大千。对于李可染来说,毫无疑问就是漓江。

  尽管之前1954年、1956、1957年的三次写生,已经令李可染“变革中国画”的使命取得阶段性成果,每次写生画作都引起轰动性影响,但真正促使“李家山水”在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坛取得决定性立足,独树一帜的,仍是1959年的桂林写生之行而诞生的漓江范式。桂林之行产生的二十余幅画作,“是可染师写生作品中明显体现意境追求,以意匠手法对景创作的重要见证”(万青力语)。由此开始,李可染正式越过“对景写生”,进入“采一炼十”,“以意为之”的造景阶段,并在60年代初达到成熟期。

  本幅《清漓石壁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佳作。画中作家自题:“一九六二年春日,偶忆昔时江行所见,时居从化温泉”。显然三年之前的桂林之行令其念念不忘,漓江的奇山丽水萦绕梦中,李可染凭借记忆将其写出,时光的迁移,他已完全能够做到“删繁就简”,以意再造,不再是素描性的写生,而是完全通过笔墨,写就出理想中的漓江意境之美。有评论指出,漓江山水千姿百态,都似为李可染而设,李可染画独僻奇境,亦似为漓江而生。漓江题材既是李可染“李式山水”独具面貌的开始,又是其山水画中画的最好的一种,是最具个人风格的标志性画作。

  年谱显示,自19 5 9年桂林写生之日起,漓江山水就成为李可染此后一生贯穿始终的重要题材。他既多次回到漓江游览,又在一些重要的年份创作了多张有关漓江的作品。在这个脉络中,来看这张《清漓石壁图》,就更加能够看到其在李可染漓江系列当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亦既只有遇到漓江的“静穆明丽”,李可染前期写生所形成的“黑、满、重、亮”的“雄厚”才得到一种真正的融合平衡,“李家山水”才真正迎来成熟。

  比之59年的写生稿和后来的漓江创作,这张写于1962年春日的《清漓石壁图》中,尽管尺幅不大,但首度把漓江山水表现的更加理想化和意境化,虽然整个画面不够复杂,但其精彩处也正在这里,因为:无论在构图,风格还是笔墨语言,它都给李可染的“漓江范式”正式开了一个场,堪称李可染漓江系列前期画作的代表。

李可染(1907-1989) 清漓石壁图

纸本立轴 1962年作

款识:清漓石壁图。一九六二年春日,偶忆昔时江行所见作此,时居从化温泉。可染。
钤印:可染
备注:加拿大名医林达威旧藏。
林.T.W.达威医生是海外华侨会的委员,蒙特利尔华人医院主席,加拿大中国文化中心创始主席,华人救济会主席,狮子会的终身会员和蒙特利尔中央狮子会前主席.热爱艺术,收藏了大量的中国艺术品。一部分来自私人购买;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文化交往和救死扶伤的馈赠。
LI KERAN LANDSCAPE
Hanging scroll, paper 1962
63.5×46 cm 25×18 1/8 in 约2.6平尺
RMB: 1,000,000-1,8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