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之佛 海棠绶带
CHEN ZHIFO BEGONIA AND PARADISE FLYCATCHER
陈之佛早年留学日本,曾在东京美术学校进修工艺图案,1923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工艺美术教育,直到1935开始专心进行工笔花鸟的创作,东方装饰图案扎实深厚的基本功,在中国传统工笔技法的浸润下,雪翁的工笔花鸟作品神接宋人,堪称现代工笔画坛的典范。1982年至1984年,国家主办的“二十世纪中国五位著名画家—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陈之佛、傅抱石传统画展”在法国、英国、美国巡回展览时,陈先生的工笔花鸟画博得极高赞誉。傅抱石给陈之佛的画题过:“雪个已矣瓯香死,三百年来或在斯”。意思是说自从八大山人朱耷及恽南田死了以后,这三百年来花鸟工笔画的创作大概就算得上陈之佛了。
雪翁早年怀揣“振兴实业”之心致力于工艺图案的设计和创作,兼及中国画的研习,中年之后专攻工笔花鸟一路。他曾精心研究过黄荃、徐熙、崔白等人的大量作品,于五代、宋、元写生花鸟之意境、气势、章法、造型、笔墨、设色极为用心;对写生的注重,使其所绘的工笔花鸟,形象逼真而富有质感,生前曾专辟小圃家中,种花养草,饲雀喂兔,生态神情了然于心;陈之佛画面设色,尤其别致,融合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色彩精华;技法上,所作花鸟在吸收图案装饰元素的同时,勾勒皴染兼运,并不拘泥传统的“三矾九染”,常常根据艺术效果的需要,或层层洗染,或轻施薄染,或勾线,或墨渍,或色染,有时还采用冲水、撞粉诸法,笔墨精炼而极尽变化。
清新典雅、明净柔和是陈之佛工笔花鸟整体呈现出的基本特征,创作初期画面多呈淡泊、宁静、清幽之感,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情调趋向欢娱明快。《海棠绶带》是陈之佛晚期绘制的精品,画面承袭了雪翁严谨的构图形式,他的花鸟创作讲究变化和生气,注重题材的主次以及部分与部分间的关系,借助形式美感助长画面的精神气质。画中海棠花外红内粉,既素净又有小家碧玉般的娇憨神态簇拥在两只飞禽的身旁,中景奇石兀立,前景花卉雍容,色彩绚丽,意向神秘。
陈之佛将花鸟画的创作上强调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形式美,以及把丰富的图案技法融汇在这幅画中,从而强化了画中花鸟的艺术效果,创造出清新典雅,富有浓郁装饰特色的绘画风格。他渊深的文学修养更使他笔下的花鸟画有诗一般的神韵,使画面永远给人丰厚隽永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