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 行书《兰亭序》、《兰亭后叙》
DONG QICHA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明朝末年涌现出了照耀后世几百年的书法家,其中尤以董其昌为代表。董其昌以他超绝的天才与情趣,劲健的笔法,深刻的影响了有清一代。他入仕途之后,得以观古代名家法帖墨迹,心摹手追而技艺猛进。他的书法即有魏晋之风,又兼得宋人之犷,在当时即已名扬海内外,与张瑞图、邢侗、米万钟并称“晚明四大家”,又与邢侗并称“北邢南董”,与张瑞图合称“南张北董”,可见声名之显著。他的书法天真烂漫、简淡自然,而又能风神超逸。
董其昌为万历进士,授编修,后任太子侍讲,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由于仕途上的顺利,他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书画上来,他的心态是平和的,故书法多韵致,倡淡意。对于传统他更多的学习与再创造,而没有徐渭与张瑞图那种反叛,各家笔法与面貌皆可以信手拈来且化为己意。他曾说:“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可谓识者言。
《兰亭序》为天下行书第一,行书书法的千年典范。董其昌写此卷必为“狮子搏象”,用尽全力。展开此卷,便觉清光照人眼眸,用墨丰富,行笔遒劲,有如行云流水。在结字用笔上,皆不求形似,而其精神内核则直逼晋人,有一种萧散、清贵的意味。此卷作于董其昌六十六岁时,为晚年得意之笔。
董其昌的书法自谓从率意中得之,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如康熙、乾隆二帝,朝臣张炤、刘墉等均以董字为楷模,流风不绝,影响了清代近三百年的书法。他的书法美学观念,多从禅宗中来,他以为初必学古人,既得法当离古人,“非欧、虞、诸、薛诸名家技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可见他的高志。禅宗不同于北宗的最大一点即是主张顿悟,与书法之道盖有所同。因此他的笔下,虽极淡个人面貌却愈强,可称的上“顿悟见性,即心即佛”。

※843

董其昌(1555-1636) 行书《兰亭序》、《兰亭后叙》

绫本手卷 1620年作

款识:庚申十月下浣书,其昌。
钤印:戏鸿堂、董其昌印、太史氏
题跋:岁在阏逢敦祥榴月,光启时客阳明山麓。
钤印:光启寓目、光启鉴真、心孤欲近禅
备注:刘光启题跋。
DONG QICHANG CALLIGRAPHY IN RUNNING SCRIPT
Hand scroll, damask silk 1620
本幅:34×364 cm 13 3/8×143 1/4 in 约11.1平尺
题跋:34×60 cm 13 3/8×23 5/8 in 约1.8平尺
RMB: 1,000,000-1,200,000


匡时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