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双吉图

林风眠重视写生,在题材上涉猎广泛,除擅长仕女人物、花卉静物及风景山水外,亦喜作动物画。此幅《双吉图》,画面主体为雄鸡两只,一前一后,昂仰挺立,背景单纯,以期更好地突现主体物象。由于留学法国的背景,在他的作品中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并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此作体现了林风眠用线、用墨、用色上的特点,观之可领略林风眠"中西融合"的个人的独特艺术魅力。 在用线上,林风眠突破了元代以来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的束缚,摆脱了文人画艺术"以书入画"的笔墨形式,努力使表现手法和绘画样式更加单纯、简洁,用较少的笔墨,表达更丰富的内涵。实际上,林风眠的用线承继了唐代,甚至是魏晋南北朝的传统,参照汉代画像石拙朴的特质,以单纯、硬朗、流动飞转的线条塑形,传达生命情感的活力。关于用笔,林风眠自云要"把笔顺着气痛快地拉",可谓以直抒性灵为特色。就此图用线来说,不论是鸡首,鸡身、羽毛,还是背景,都体现出林风眠独特的用线特质,纵横开张,自由流畅,具有极强的力量感,与雄鸡昂首的神态相得益彰。

在用墨上,林风眠回归到墨最本质的特征,将墨作为一种色彩去使用,作为一种重色调去使用,从而衬托出其他色彩的光感效果,而墨色自身也在与色彩的对比中显示出丰富的质感和穿透力。在此作中,林风眠十分注重墨色的浓淡变化,位于前景的鸡身使用较浓重的墨色,局部留白,以表现出物象的体积感,位于后景的鸡身则以较淡的墨色写出,仅在尾部施以较重墨色,干净简炼。这样一来,前后对比立现,层次鲜明。继而又在用色上巧妙处理,使得画面层次更为丰富。

在用色方面,林风眠善于运用较为浓重的色彩,鸡冠、鸡喙处的亮色可谓点晴之笔,与鸡身的墨块对比鲜明,使得画面顿时鲜活生动起来。背景的处理颇具水彩意味,背景的色彩处理上体现了林风眠用色上的另一大特点——墨中加色,形成独特的色墨,使墨色与物象色彩和谐为一。在这里,背景的淡化处理,是为了更好的映衬主体物象,可谓色墨交融。从这里可以看出,林风眠并没有完全舍弃中国传统用墨法,他时而以墨托色,时而又色托墨,形成一种独特的温注飘逸的风格,这一特点在他晚年的彩墨画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林风眠(1900-1991) 双吉图

纸本镜心

款识:林风眠。
钤印:林风眠印
鉴藏印:长石斋藏
出版:1、《近现代中国绘画名家名作赏析》P104,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
      2、《长石斋珍藏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
      3、《林风眠绘画——作品经典藏》,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
LIN FENGMIAN THE AUSPICIOUS PAINTING
Mounted and framed, paper
131.5×65 cm 51 3/4×25 5/8 in 约7.7平尺

RMB: 2,600,000-3,000,000

匡时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