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俨少-山河新貌
1961年国庆,四年的“右派”帽子得以摘除,陆俨少将大好心情也融入到了绘画创作当中。《山河新貌》为陆俨少六十年代巅峰时期的精心之作,意在歌颂新社会新事物,赞扬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如册中出现的江山新貌,共扫街头雪等现代题材,以传统笔墨为基础,渗合画家自我镕铸而成的技法,构成了笔下极具时代风格的山水。
陆俨少在五十年代游历浙江,创作了一批源于生活的写生场景。无论是在临水人家、舟船往返,还是山光水影间的创作,都为其后来的的《山河新貌》的写生创作积累了经验。《山河新貌》将水墨写生运用得更加灵活自如,山水间的村落一片质朴,忙碌扫雪的人们即使在冬天也让人觉得暖融融。河心的轮船、起伏群山间的山间公路点划间顷刻而成,妙在意合自然而笔趣生动。该套册页画笔简洁而苍莽,没有林间高士和连绵群山,却笔墨十足,传统水墨与时代气息相融,恬淡与坚定的艺术追求对后人具有重大影响。
在山水技法上,这套册页中如《秋江帆影》、《江山新貌》和《如此旖旎好风光》对留白更是处理的得心应手,这种白痕在陆先生的作品种多数用来表现云雾,也可以被看成泉水、山径和浪花,如此高度的抽象,独特而奇崛。留白以墨色反衬,便以浓墨积点成块,此册页中于山、石、树的描绘便大胆运用此法。如《秋江帆影》中不见船影只见帆,帆影如屏的细节处理则用笔尖的的几缕细豪,显示了极强的写生能力。陆俨少写江畔民居,笔致朴拙中见生气,不经意间出真趣,似董其昌而更近石涛,陆俨少正是达到了这种胸中有画的境界,起笔间变幻莫测却自然而然。山河大川的触动,多次游历写生的经验使得他对笔墨本身的组合构成造型有相当深的体悟, 好象是造物主那样的用笔墨来造型,而非一般通过笔墨来界定形象的所谓造型。笔墨看上去似乎不变,其实里面却包含着精灵神气,因此尽管章法多变,但却总是能抉取造化的灵奇。
陆俨少在其《自序》一书中曾说:“我认为,在70年代前,我的画风较为缜密娟秀,灵气外露;70年代以后,日趋浑厚老辣,风格一变。”《山河新貌》从题材选取到构图用笔都处在两者之间,是“就新居”前期,即陆俨少60年代中期的山水妙笔。这段时期的陆俨少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手法,以放逸的笔墨来契合着传统的遗存,也正因此,《山河新貌》称得上是陆俨少绘画风格转型期的重要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