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峨嵋绝顶图
ZHANG DAQIAN THE SCENERY OF EMEI MOUNTAIN

此图作于1948年,款署“戊子春忆写峨嵋绝顶,俯瞰接引殿、雷洞坪、白雪寺诸胜,于成都昭觉禅林”,考张大千年谱,当为该年5月份所作。

  是年3月,张大千在上海成都路的中国画展大获成功后,既有还蜀之想。4月底,应时任重庆胜利大厦总经理龚沅邀请,自沪乘三北公司接待专轮返蜀,5月上旬到成都,居金牛坝。当月9日(农历四月初一日),为张大千五十大寿。因三十年代安徽命相家彭涵峰曾为其看过一相,称其“须根窜过喉结,难过知命之年”,提醒他届时多加“留意”,所以当天上午张大千特意前往成都昭觉寺“避灾”,时辰过后再由友人接其回家祝寿吃饭。然而就在周企何等人下午接他返城途中,拉他的黄包车突被迎面来的汽车撞上,幸运的是,他毫发无伤。考戊子春月张大千在成都昭觉寺的记录,仅此一日,因此此图极有可能作于当日上午。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一生好游名山。在其六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他一手师古人,一手师造化,名山大川给与他的山水创作无穷的灵感。作为他的家乡名山,在1948年之前,他曾四次登临,分别是1939年6月、1944年9月、1945年4月和946年8月。张大千此作题“忆写峨嵋”,当回忆的是其前数次登临峨眉的感受。

  整幅画作以双C形构置画面,生动流畅,山峦崖石由折带皴皴出,谷中层云则用细笔工整勾勒,一派空蒙虚幻境象。松树与杉树作丛林状,且单株形状呈三角形,从而让山间的小路更加蜿蜒绵长。画幅中央两位高士,一边行走,一边回望空谷层云,使人顿生天地之大,苍莽浑阔之感。可以想见,其中一位画的正是大千本人。

  峨眉山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道场,普贤为释迦摩尼的右胁侍,专司“理”德。此时的张大千正在青绿山水的创作中大步拓进,同年创作山水绝大部分都以设色为之,此画独纯以素笔描绘,似是有意而为。画上所录“昔贤嗟未到,而我得奇观。不陟最高处,安知天地宽。佛光从岛现,优钵散花繁。大士应相契,无心可与安”一诗,当为明代梁应龙游峨眉山时所作五言古诗,他只改动几个字,信手题于画上,既是自然流露,结合上述背景,亦是心有所寄。“不陟最高处,安知天地宽”,或许正是这种对艺术,对人生,对命运的虔诚与豁达态度,令张大千平安度过天命之年,在艺术的人生道路上不断精进。是年8月,他再度游峨眉,并创作了他一生的青绿山水佳作《峨眉接引殿》。

  此后,即使他一身去国,万里投荒之时,故园的山川,特别是峨眉山的雄奇深秀,最令他魂牵梦想,多次以峨眉为素材,寄托其去国怀乡之情。挚友张群九十四岁生辰时,张大千寿以《钟灵毓秀图》手卷,便是以峨眉山为素材,大有深意在焉。

  时光既逝,返观张大千与峨眉山的情缘、艺缘,这张《峨嵋绝顶图》既是盛年山水精品作之代表,亦因其丰富的画外意蕴,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味。

张大千(1899-1983) 峨嵋绝顶图

纸本立轴 1948年作

款识:昔贤嗟未到,而我得奇观。不涉最高处,安知天地宽。佛光从岛现,优钵散花繁,大士应相契,无心可与安。戊子春,忆写峨嵋绝顶,俯瞰接引殿、雷洞坪、白雪寺诸胜于成都昭觉禅林。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张大千、人间乞食、可以横绝峨眉颠
出版:《张大千精品集》(下卷)P330,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来源:1994年纽约苏富比。
ZHANG DAQIAN THE SCENERY OF EMEI MOUNTAIN
Hanging scroll, paper 1948
118×66 cm 46 1/2×26 in 约7平尺
RMB: 3,200,000-4,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