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 林荫观瀑
ZHANG DAQIAN TOW SCOLORS WATCHING WATERFALL

世嚣飞不到,大造意偏精。应笑秋风客,金丹尚未成。

张大千是天才型画家,其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

  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彩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林荫观瀑》全幅精心经营,题诗亦为与好友黄君壁同游三叠瀑时所作,定是会心之作,才会多次题跋。此画上下皆为繁密,唯有水口处、水流路径、瀑布坡台处虚空灵动,树木茂密,层叠耸立。直升幅顶。用笔细秀,设色清润,特别是树木部分益显其精致的用笔。不论松树或者夹叶,树干或者针叶皆用细笔勾勒,坡石苔点。林泉高士、携琴童子,无不精工秀劲。设色为小青绿法,巧妙的运用了水流作为白色粗线 条包围山石,将整幅画面巧妙的联系到一处,利用水流的路径引导人们看画的视线。山顶一贯而下的三叠瀑布,更加强了画面的连贯性。张大千对于古代画家的借鉴,不仅仅在于风格面貌,笔墨情趣,更多的是把画家的内在精神都参透进白己的人生,从而把自身的能力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林荫观瀑》作于19 4 8年,正是大千一生中最为精力弥漫、才气洋溢的时期,一系列精彩的古貌山水画作,如《临王蒙雅宜山斋图》、《临赵孟頫秋林载酒图》等均绘制于此前后数年。

  《林荫观瀑》是画家创作的一幅掺揉董源、王蒙画风,创自家面目的画作。画面构图将董源之舒展从容与王蒙之繁密相结合,用董源的长披麻皴结合王蒙短促的牛毛皴,坡石以偏干笔皴出长线,使得山峦呈连绵不绝之体势,气象更见恢宏。大千对于王蒙、董巨的研究始于1930年代晚期,到1940年代中期,对二家画法已了然于心,在《林荫观瀑》中表现出来的是迥异于敦煌艺术鲜明、强烈的设色、造型,而更多是传统中所谓“南派”山水面貌,这成为大千1940年代后期山水的主要风格。

张大千(1899-1983) 林荫观瀑

纸本立轴 1948年作

款识:世嚣飞不到,大造意偏精。奇石当人立,幽禽浃耳鸣。泠泠三叠响,恻恻五铢轻。应笑秋风客,金丹尚未成。戊子秋月,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
ZHANG DAQIAN TOW SCOLORS WATCHING WATERFALL
Hanging scroll, paper 1948
121×51.5 cm 47 1/2×20 in 约5.6平尺
RMB: 4,000,000-5,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