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桃花漫赋

由题款"丁丑(1937)三月南游雁宕归,过天台雪里见桃花漫赋此解"一句可知,这件花鸟作品乃是有感而发的写实之作。古代文人雅士作诗作画,尤其题咏山水、咏花鸟、咏物,多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歌不足以述其情,于是乃作画以记之。在这一点上,张大千继承了文人画的传统。张大千作为一位文人画家,诗词书画兼擅,题于此作的《鹧鸪天》一阙,即为明证。从画面上看,此作描绘一只白头翁侧首静立于一枝新发桃花上,下有雪中翠竹数枝。竹子以浓淡相间的墨色写出,水气淋漓,背景以浅淡的墨色罩染,竹叶上下留白以表现雪的存在,叶片低垂以暗示不胜雪压之态。由画史记载可知,唐代王维曾画过"雪里芭蕉",这一意象在后世不断被文人画家反复描绘并扩展,张大千这一选择无疑是根源于文人画传统的,然又不止于此,他为这一意象增加了新的内涵,将桃花、翠竹之类蕴蓄春夏生机的事物与雪景进行搭配,在雪中翠竹之上增绘了一枝春色正好的桃花。桃花的画法沿用了宋代画院的写生技法,精心勾勒枝干、叶片和花苞,虽层层渲染,但颜色通透,花朵粉嫩中透出清新,叶片青翠欲滴。白头傲翁然兀立、羽毛胜雪,绘暗合"底事花开即白头"一句。

张大千在当时担任第二届全国美展审查委员,是年,他与谢稚柳、于非闇、黄君璧、方介堪等书画大家同游雁荡山。由题款"南游雁宕归"可知,此作即为游雁荡山归来之时所作,记录了当时张大千游归后的心情。所谓"桃花有意忘秦汉,雪羽无心迓阮刘"、"花开即白头"正是心有所寄、情有所指。类似的题记也曾不止一次地出现在张大千的其他作品上。例如同署为是年9月所作的《雁荡西石梁瀑布图》,与此作构图亦相似,并备述云:"雁宕山奇水奇,微苦无嘉树掩映其间耳。此写西石梁瀑布,因于岩石上添写一松,思与黄山并峙宇宙间也。迄今诸人风流云散,惟予于非庵犹得朝夕相见耳。偶忆及之,因书画上。"

张大千(1899-1983) 桃花漫赋

纸本立轴 1937年作

款识:布袜青鞋老不休,玉龙弹指涌琼楼。桃花有意忘秦汉,雪羽无心迓阮刘。
寻洞口,觅扁舟,天公狡狯助清,山中不少胡麻饭,底事花开即白头。
鹧鸪天。丁丑三月南游雁宕归,过天台雪里见桃花漫赋此解。蜀人张爰。
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出版:1、《天津杨柳青画社藏画集》p64,天津杨柳青画社,1987年。
2、《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 张大千》p188,天津人美出版社,1996年。
3、《中国现代十大名画家画集》张大千卷P14,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
4、《张大千画集》上,P72,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5、《张大千画集》上,P127,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
6、《绚丽的卷上彩虹——张大千花鸟册》P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ZHANG DAQIAN FLOWER AND BIRD
Hanging scroll,paper dated 1937
106×45 cm 41 5/8×17 5/8 in 约4.2平尺

RMB: 4,000,000-5,000,000

匡时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