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花卉四屏》据题跋可知,系张大千作于1933年的作品。作品洒脱自然、清朗明快,以娴熟的笔墨、出众的才华而征服了大量观者。在花鸟画创作中,张大千一直强调要画出所描绘物象的"神韵",画松树要苍劲浑然,画竹子要清秀脱俗,而花卉则被张大千形象地比喻成婀娜有致的舞女。作品分别绘竹子水仙、败叶海棠、磊落老松和啼血鸡冠花。所绘竹子用笔利落,高挑有致,水仙则较柔软,似倚于竹子旁边;海棠则用折枝构图,花叶落墨而出,写其神似,用线勾勒叶脉,花卉则用西洋红没骨写出,娇艳十足;老松墨线左横右突,兼施以淡墨皴擦,罩以赭黄,松针簇立,略施墨影,虬曲有力;鸡冠花亦是大胆的使用颜料和墨块,较为写意,但也绘出西风下此束鸡冠花的冷艳与坚强。
传说张大千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里梦一位老翁送一只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后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早在青年时代,张大千便表现出极高的绘画天赋,山水、人物、花鸟无一不精,在其"师古阶段",用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临摹古人名作,尤其是八大和石涛的作品,几能以假乱真。更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张大千的绘画中其才气横溢,但所绘作品却出尘脱俗,毫无俗气和匠气。1933年,时年三十五岁的张大千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教授,五月份参加了法国巴黎波蒙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绘画展览",还在上海、南京举办展览,这件《花卉四屏》便作于此年。 在花鸟画的创作中,形神兼备是最高的艺术要求。张大千曾言:"花卉画,当然要推宋人为第一,画的花卉境界最高,他们的双钩功夫,也不是后人所能赶得上的。到了元代,才擅长写意。到明清时,渐至潦草,物理、物情和物态三者都失掉了。"张大千的花鸟从清代石涛和八大入手,参悟笔墨、禅理与书法线条的关系;上追明中后期的陈淳和徐渭,打破绘画纯粹的"传移模写"的功能,而将个人的情绪和胸怀包容其中,使作品具有了生命力;进而直指宋代的崔白和易元吉,强调"观物之趣"、"抓物之神",通过细致的观察与写生,进而与所摹绘物象形与神的契合。题跋上分别有"白阳山人有此本。橅其大意"和"仿大滌子法",展现出张大千作品所循传统路径的方向。
张大千(1899-1983) 花卉四屏
纸本立轴 1933年作
款识:△独立昂然气象雄,一枝啼血斗西风。秋芳冷艳谁同调 指甲花开鹤顶红。
白阳山人有此本。橅其大意。癸酉春日,大千居士爰。
△水仙长立身玉立,惟吾竹友差可伴其清标耳,今人乃嗜拳曲号蟹爪者,
是犹美人必欲跛而行之,斯为美耶。大千张爰。
△老松磊落多奇节,冬无霜雪夏无热。根头更有千岁苓,向谁说与长生诀。
成霖老兄教正。癸酉春五月,仿大滌子法,大千居士爰。
△败叶零星响屧廊,西风吹老雁边霜。而今秋色无人问,留得残萤照海裳。
癸酉五月大千爰写之。
钤印:张爰之印(4次)、大千(4次) 冼程万鉴藏印(4次)
ZHANG DAQIAN FLOWERS
Hanging scroll, paper dated 1933
104×34 cm×4 41×13 3/8 in×4 约3.2平尺(每幅)
RMB: 2,200,000-2,500,000